洞仙歌·咏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柳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来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柳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
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
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洞仙歌·咏柳问答
问:《洞仙歌·咏柳》的作者是谁?
答:洞仙歌·咏柳的作者是苏轼
问:洞仙歌·咏柳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洞仙歌·咏柳是宋代的作品
问:洞仙歌·咏柳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出自 宋代苏轼的《洞仙歌·咏柳》
问: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的下一句是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洞仙歌·咏柳赏析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 ”,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 ,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 。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 ,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 ,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
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在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在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 ,怎奈无人一顾 。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著名的《杨柳词 》,据唐人孟郊《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及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 ,“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 ?’”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东坡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平易晓畅的语句中,却藏有深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 ,她更将百无聊赖 ,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
全章用象征法写柳,词人笔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读罢全词,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 过杜浦桥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
- 次韵赵公直题米元晖画轴东窗坐爱枝间雪,大似酴醾压架花。天气更晴宜有月,夜深来看玉交加。
-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 瑶华(分韵得作字,戏虞宜兴)秋风采石,羽扇挥兵,认紫骝飞跃。江蓠塞草,应笑春、空锁凌烟高阁。胡歌奏陇,问铙鼓、新词谁作。有秀荪、来染吴香,瘦马青刍南陌。冰澌细响长桥,荡波底蛟腥,不涴霜锷。乌丝醉墨,红袖暖、十里湖山行乐。老仙何处,算洞府、光阴如昨。想地宽、多种桃花,艳锦东风成幄。
- 寄勉二三子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楚间。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莫放闲。君闻国风否,千载咏关关。
- 留妻兄张伯高千里三年别,轮肠日万周。交亲谁得似,声气早相求。把手儿能笑,开樽妇可谋。天寒须且住,未放剡溪舟。
- 挽李主簿长民二首帝里从游情最亲,江头一别几经春。追思语笑恍如昨,时枉音书宁厌频。忧患自嗟非故我,昂藏不复见斯人。每哦风月无边句,西望潸然泪满巾。
- 情诗其十五日暮瞒得众人行,却向宠犬语叮咛。慎勿说道人已去,归时禅院近黎明。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
- 人言此树尤难养,暮溉晨浇自课僮——— 刘克庄山茶
-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 刘禹锡赴连州途经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率尔酬之
- 白放春归太空去,哢禽声里似衔冤——— 曾丰再简陆倅诸公屡速小醵未成
- 归来阿叔待审订,义路礼门从广居——— 李处权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
- 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 贯休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 闻道南行市骏马,不限匹数军中须。——— 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 倦游枕谙尽江湖枕味,孤篷枕又眠秋雨枕——— 陈澧齐天乐 十八滩舟中夜雨
- 正恐三日雨,新敕下九天——— 郑刚中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
- 体入虚空,犹然未可为凭据。——— 尹志平点绛唇六首
- 云相迎送话诗客,风自闭开无事门——— 陈著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