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春天的阴云笼罩着草色青青的原野,偶尔有一树野花冒出头来,在眼前豁然一亮。
晚间将小舟独泊在古庙下边,只见满河风雨,潮水渐渐上涨。

注释
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淮中晚泊犊头问答

问:《淮中晚泊犊头》的作者是谁?
答:淮中晚泊犊头的作者是苏舜钦
问:淮中晚泊犊头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淮中晚泊犊头是宋代的作品
问:淮中晚泊犊头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出自 宋代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问: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的下一句是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问:出自苏舜钦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舜钦名句大全

淮中晚泊犊头赏析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偶作五绝句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 前调(寿野渡)
    弧矢开祥,喜从此、旬兼九日。新岁改、椒盘献颂,齐头七十。渐入唐人诸老画,可追洛社耆英集。有陶潜、三径健吟哦,贫而适。摘仙桂,探蟾窟。敛洪藻,归麟笔。总古先传记,讥评得失。不朽芬芳垂简册,浮荣土苴轻簪笏。看年如、卫武粲成章,诗传抑。
  •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 离泗州冒大雪
    阴风驾长淮,铁马一百万。孤舟犯其垒,白羽一挥散。崩腾中夜雪,千里照组练。乾坤合冥蒙,远色辨波面。云端数寸塔,仅若簪出弁。寒飞不远林,瘦植冻依岸。龟山晚沽酒,旅食烹野雁。惜哉吾里丰,一亩不素办。
  • 鹊桥仙(甲子七夕)
    金风淅淅,银河耿耿,七夕如今又至。人间唤作隔年期,但只似、屈伸指臂。罗花列果,拈针弄线,等是纷纷儿戏。巧人自少拙人多,那牛女、何曾管你。
  • 九月六日小饮醒后作
    短剑悲秦侠,高歌忆楚狂。酒醒愁袬袬,香冷梦伥伥。屋老垣衣茂,池深石发长。地炉须早计,衰病怯新霜。
  • 赠李兵马使
    身得贰师馀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 九日吴山
    第一峰头逢九日,振衣直上莫踌躇。丹梯苔冷仙人迹,只树云深帝子居。图画天然看不厌,啸歌自得意何如。茱萸醉插游丝倦,雁影参差夕照余。
  •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
    秋风淅淅猎菰蒲,如此江山其可孤。天与玻瓈三万顷,更添一半夕阳铺。
  • 梨洲寺
    一区鸡犬白云巅,乱后来看意惘然。劫火尚余唐殿宇,土风甯是晋山川。沿溪客散三州路,并守僧耕百亩田。欲访纵由题作句,矮碑祗在近时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