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香台花下出,讲坐竹间逢。
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从。
更言穷寂灭,回策上南峰。
·141 ·
注释
全唐诗:卷118_16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问答
问:《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的作者是谁?
答: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的作者是孙逖
问: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是唐代的作品
问: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 出自 唐代孙逖的《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问: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 的下一句是 香台花下出,讲坐竹间逢。
问:出自孙逖的名句有哪些?
答:孙逖名句大全
- 当食叹黄鹌举网收,锦雉带箭堕,藉藻赬鲤鲜,发奁苍兔卧。吾侪亦何心,甘味乐死祸。贪夫五鼎烹,志士首阳饿;请言观其终,孰为当吊贺?八月黍可炊,五月麦可磨,一饱端有余,努力事舂簸。
- 梦中得荞粥觉而记其景联墨云吹雨落霜空,满地珊瑚树树红。老磨踏烟霏淅蔌,钝铛奏火沸蒙茸。寒江浪起雪飞外,古嶂风鸣云搅中。识破太官羊气味,故山好处梦先通。
- 留题郫县西禅院古调诗郫县七十寺,碁布于郊坰。景德当道衢,宝塔腾青冥。其间西禅院,地胜景物灵。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经。自从没官来,卷帙何零丁。府民纳其直,将迁离梵庭。奇哉陈氏子,睹此而涕零。谓寺无九部,何以重佛僧。如人去五臟,何以主神形。舍财百万余,赎之俾安宁。兰若皆修饰,贝叶重芬馨。签函列金玉,堂殿挥丹青。永以镇福地,实可壮禅扃。命僧开宝藏,煌煌如日星。读诵香院里,音响何冷冷。闻者与见者,如醉而得醒。岂不护洪福,深远於沧溟。凡人富金帛,安能延百龄。唯有好善道,声誉喧雷霆。高吟二百言,长使郫民听。
-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一作长安抒怀寄知己)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 送裴秀才贡举儒衣风貌清,去抵汉公卿。宾贡年犹少,篇章艺已成。临流惜暮景,话别起乡情。离酌不辞醉,西江春草生。
- 好事近(九日登平山和王帅干应奎)素壁走龙蛇,难觅醉翁真迹,惟有断岗衰草,是几番经历。紫萸黄菊又西风,同作携壶客。清兴未阑归去,负晴空明月。
- 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杂兴二首七十云古稀,予年三之二。来景殊无多,那复就枯瘁。窘步惊畏途,抚心慨时事。何以怡余生,一日委一醉。
- 偈颂一百零九首祖翁阃域,扑地掀天。亲切一回打透,不妨垂手入廛。
- 和知军毛奎小洞天诗使君赋佳什,笔壮过飞泉。索远寻幽地,求深访洞天。山巍云脚敛,海极日头偏。景喜岩瞻石,台虚钓隐船。高人贪胜概,清海赖无旋。拟把张槎泛,何妨谢屐穿。心闲尘不梁,客好景成妍。去去迎三岛,看看会七贤。醉眠思石枕,缓步异苔钱。再约通宵饮,相邀秉烛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