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宿太原寒甚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请告诉居住在远方的朋友,天气虽有些微的寒冷,但不必为它发愁。
春风吹来已经离我们不远,已经吹到了屋东头。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
太原:军镇名,又名三关镇。防区在今山西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太行山,在今山西省。
寒甚:即甚寒,很寒冷。
寄语:传话,告诉。
天涯客:居住在远方的人。
轻寒:轻微的寒冷。
底用:何用,底,犹“何”,汉以来诗文中多用其义。
屋东头:这里是说春天解冻的东风已经吹到屋东头。意思是春天已来得很近了。
除夜宿太原寒甚问答
问:《除夜宿太原寒甚》的作者是谁?
答:除夜宿太原寒甚的作者是于谦
问:除夜宿太原寒甚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除夜宿太原寒甚是明代的作品
问:除夜宿太原寒甚是什么体裁?
答:五绝
问: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出自 明代于谦的《除夜宿太原寒甚》
问: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的下一句是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问:出自于谦的名句有哪些?
答:于谦名句大全
除夜宿太原寒甚赏析
《除夜太原寒甚》是诗人客居太原,除夕夜天寒难耐时有感而作,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然而,诗人却栖身远方,又恰逢大寒,确实令人寂寞难熬。环境虽然极其艰苦,但是诗人在寒冬之时想到春天很快就要来到,希望“天涯客”不必忧愁,表现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的前两句,“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出语却极为平淡。旧的一年过去了,诗人未能返回温暖的南方,与家人团圆.而是寄旅太原,滞留在寒冷的北方,在官舍度岁。远客在外,难免乡愁,况且旧年之中,诗人经受了诸多的艰难和劳累,但他鼓励自己和同僚说:“流落天涯的他乡之客们,不用为这一点轻微的寒冷发愁。句中的“轻寒”与诗题中的“寒甚”对比强烈,“寒甚”是客观的存在,“轻寒"却表现了诗人对严寒的藐视和对战胜困难的信心,诗人深知只有蔑视它,才能战胜它,以此鼓励友人,激励自己。
诗的后两句,“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指明前途,加强信心。和前两句有同样的鼓舞作用。在诗人眼中,尽管风寒冰坚,但除夜一过,新年即已开始,春天随之来临。温暖的春天,正孕育在残冬的严寒之中,和煦的春风很快就要吹遍大地。春风是那么逼近,似乎就在屋子的东头,只要侧耳倾听,即可捕捉到它那令人欢欣的声音。随着春风的来临,大地回暖,万木复苏,新的一年开始了。诗人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舒展自己的抱负,建立新的功业。
这首诗写的是除夜的寒冷,读来却给人以春天的喜悦和暖意,诗中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任何艰难困苦,蔑视严酷的恶劣气候,满怀信心地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乐观精神。诗的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因此这首小诗有它的象征性,也含有一定的哲理,诗人以平白轻松的语气,抒发激越豪情,显示了诗人铮铮骨气与刚毅果敢的上进精神。
- 比梅三绝千枝枯瘁剩残葩,雪虐风饕压不斜。人道梅花似潘子,如何自不比梅花。
- 中岩十八咏瀑布泉溅沫响空谷,分流清法筵。元因卓锡地,今为洗钵泉。
- 沈道院有水墨壁画奇笔也惜其穷年无赏之者贾壁间水墨画,为尔拂尘埃。草树精神出,溪山气势回。路从沙觜断,人自渡头来。莫怪知音少,牙弦匣不开。
- 满庭芳(元日)爆竹声飞,屠苏香细,华堂歌舞催春。百年消息,经半已凌人。念我功名冷落,又重是、一岁还新。惊心事,安仁华鬓,年少已逡巡。明知生似寄,何须苦苦,役慕蹄轮。最难忘、通经好学沈沦。况是读书万卷,辜负他、此志难伸。从今去,烟窗勉进,云路岂无因。
- 送黄司录雪销南国瘴,花偏北枝梅。华发天边老,微阳树底回。未知身外事,聊覆掌中杯。检点樽前客,明年几去来。
- 括溪和徐文渊隔乡山万叠,前路见新年。云雾寒疑雪,溪乾步当船。梅初开竹下,雁不至沙边。共向湘中去,诗将远地传。
- 赤岸道中呈斯远小雨洗红叶,青山舒白云。秋风有奇处,我友得平分。
- 次友人韵题墨梅南枝春色弄微温,记得清香扑酒樽。今日相逢隔烟雾,扬州残梦足销魂。
-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景龙三年八月十三日)黄金瑞榜绛河隈,白玉仙舆紫禁来。碧树青岑云外耸,朱楼画阁水中开。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遽惜欢娱歌吹晚,挥戈更却曜灵回。
- 寄窦泽处士二首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踌。牢山道士无仙骨,却向人间作酒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