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壮士篇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天地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这种生生息息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世间的人或物都遵从着宇宙间的生灭规律,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终结。人的时光俯仰之间就已逝去,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身为壮士而应该勇搏、激情满怀,怎能够安守所谓的虚无呢?乘上我那大宛产的良种战马,手按我那名为“繁弱”的大弓。手握我那可以横扫九野的长剑,头戴着高得快接天际的征战之冠。当慷慨走上战场的时候有天上的白虹壮气,有萧萧而起的清风送行。杀敌的吼声、鼓声惊骇着敌阵,奋勇向前的威势展示给周边的敌国。壮士既可横渡河海,也可驰骋于大漠。壮士独步于圣明之世,四海之内都称其为英雄。

注释
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
禀常格:遵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
速崇:指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虚冲:守于虚无。
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四戎:指周边的敌国。
濯鳞:这里代指壮士。

壮士篇问答

问:《壮士篇》的作者是谁?
答:壮士篇的作者是张华
问:壮士篇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壮士篇是魏晋的作品
问: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出自 魏晋张华的《壮士篇》
问: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的下一句是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问:出自张华的名句有哪些?
答:张华名句大全

壮士篇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题旨大概是由阮籍《咏怀·壮士何慷慨》来的,那首诗道:“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这首诗在他的《咏怀》中可谓别调,写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现的功业心主要是从“效命”、“气节”着眼的,而张华此篇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这些认识出发,显得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诗,显得简约朴素,而张华此篇则较铺张,也比较重修辞,“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是对偶,这不仅显出乐府体与古诗的差别,也显出西晋之后的诗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和强参军晚莺
    占此青春未是迟,天工造化岂能遗。既教喉舌清能啭,何事飞翔始得时。庭槛暂须随乳燕,禁林终稳择高枝。回看尚未迁乔者,羽翮摧残更叹衰。
  • 挽觉非先生彭吏部
    公本籛仙后,缘何出自闽。东山为别久,西浙得书频。投老欣添岁,归闲剩得春。满朝俱叹誉,八秩向精神。见说临终日,鞭霆谒上真。不能躬桂酹,千里一沾巾。
  • 小园桃李始花,偶以成咏
    桃李栽成艳格新,数枝留得小园春。半红半白无风雨,随分夭容解笑人。
  • 离湋源口即事
    悠悠漾漾泛烟篷,两耳听彻江声空。水步涉历休折柳,晴宵又泊湋源口。何待月上淮山头,黄昏更好寻泊休。红糟酿鱼可荐酒,剧饮谁能尽五斗。斗斜月出夜已分,江声人语寂无闻。惜无苏仙共此快,独自吹箫离巡砦。
  • 寒食游南湖三首
    绕郭春水满,被堤新柳黄。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浪泛歌声远,花浮酒气香。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
  • 怀贤诗之李兵部
    有唐张曲江,盛名何暐晔。请诛安禄山,先觉不见纳。胡雏有反相,其事远相接。贤人何代无,旧史聊可猎。兵部事晋朝,文学中科甲。强臣方跋扈,朝士多恇怯。独持上方剑,愿斩奔鲸鬣。堂堂张彦泽,反势淩阊阖。拜章请显戮,直气不可压。三进叩玉墀,植笏立蓂荚。皇情弥慰抚,清问屡应答。终焉念小恩,曾不顾大业。高吟归去诗,潺湲泪承睫。旋踵即乱华,有同虞不腊。张公领铁马,朝市胡尘合。刺谒甚闲详,辞气殊不慑。虎狼不敢害,加礼为下榻。当年弃謇谔,异代居调燮。相位席不暖,帝泽安可洽。斯人既沦亡,此风亦萧飒。滑稽何足累,大节世已乏。安用学腐儒,矻矻守礼法。
  • 次花翁冬日三诗
    悠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山泽肯为仙骨瘦,襟怀自得遁身肥。有诗盈帙遮空橐,无酒留宾办典衣。一棹稽山风雪里,便应兴尽雪中归。
  • 梅岭有松无竹
    与梅结友问为谁,松竹中含霜雪姿。竹岂寒盟已仙去,宿心惟有老松知。
  • 送李少和还山
    暂来双阙下,雅向九霞间。遂策云中杖,言归海上山。入林煮白石,服气驻朱颜。自愧风尘客,琼枝窅莫攀。
  •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进退可度,威备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