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
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注释
⑴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韵。康熙词谱载此调只有此体,宋词俱照此填,惟句中平仄小异。
⑵春浅腊侵年:在阴历遇有闰月的年,其前立春节后较迟。春浅,春天来得早。腊侵年,因上年有闰月,下年的立春日出现在上年的腊月中。腊,岁终之祭,祭日旧在冬季后约二十多天,称为腊日。
⑶春妍:妍丽春光。
⑷东风有信:曹松《除夜》:“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东风,春风。
⑸衾(qīn):厚被。
⑹清圆:声音清亮圆润。
⑺寻芳计:踏青游览的计划。
⑻少悰(cóng):少乐趣。
⑼疏慵(yōng):疏懒;懒散。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问答
问:《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的作者是谁?
答: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的作者是苏轼
问: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是宋代的作品
问:今年春浅腊侵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今年春浅腊侵年 出自 宋代苏轼的《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问:今年春浅腊侵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今年春浅腊侵年 的下一句是 冰雪破春妍。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赏析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二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使“有信”也“无人见”,春天只“柳际花边”露了此“微意”。这既表现了这年初春的异常,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此处“微意”和“柳际花边”启人联想,含蕴深细,极见个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悦心情: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暧”了,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悦耳。“寒夜”以下三句,感觉兼有想像在内。其实并不必真暖和,却仿佛暖和了,暮鼓晨钟其实也还是平常的声音,却仿佛格外清圆了,写早春极细。这和下片“初日”“楼阁”句并用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浦起龙《读杜心解》卷四之一:“旧注,俗以钟鼓声亮为晴占。”亦与此词意合。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
下片前二句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景象虽不阔大,但色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说到游人郊苑寻芳,进而联想到“小桃杏应已争先”。“争先”即先于其他花卉而开放,此处只说推想,未有实见,还是紧扣“初春病起”的独特情景落笔,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这四句与上片前四句写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叙事兼写景,景是出以虚笔;下片四句写景兼叙事,景则有实有虚。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呆板,同时也符合词人病起遣兴的逻辑。上片写日出之前初醒时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辞,病起逢春,自然兴奋愉悦;下片写日出之后,见到明丽的晨景,故以实笔描画,这既合乎情理,又为下文蓄势。词人由眼前景,自然会联想到寻芳之趣,联想到楼阁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应也“作寻芳计”。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陡然逆转,与前景前情大异其趣。这曲折的波澜,实际上却仍是紧扣“病起”二字。因为尽管春回大地,而病体方起,毕竟少欢乐之趣。“疏慵”对“少悰”,“爱眠”应“衰病”,“日高眠”合“寻芳计”,这样上文逢春情绪到此处一跌。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对此,此词表现得刻细腻,真切动人。
清人黄子云说:“诗不外乎情事景物,情事景物要不离乎真实无伪。一日有一日之情,有一日之景,作诗者若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则固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矣。”(《野鸿诗的》)苏轼这首词恰是“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笔一下之“景”,无论为虚为实,“无不真”;笔下之“情”,无论是喜是优,“无不诚”,这原因就在于他抓住“初春”“病起”这一事的特殊情景,写出了作者的个性、襟怀和心绪。
- 十五夜月色皦然有顷云生遂不复见北望但空阔,南望横群山。青天无翳行素月,寥寥永夜非人间。九酝浆成老仙醉,六铢衣薄天宫寒。翠眉真人不火食,小立环佩风珊珊。横空邀我海山去,缥缈万里骖青鸾。相携一笑在云表,徐看玉宇飞金盘。
- 渔家傲引二月垂杨花糁地。荻芽迸绿无际。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新妇矶边云接袂。女儿浦口山堆髻。一拥河豚千百尾。摇食指。城中虚却鱼虾市。
- 和赵忠州见寄道义虽同趣,穷通奈两管。蜀闽歌召杜,莘野乐唐虞。世上风波恶,胸中矛盾无。交情岁寒见,故我即今吾。
- 调笑转踏上助清欢。女伴相将,调笑入队。春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钚约腕携笼去,攀枝摘叶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亲,日晚蚕饥欲归去。归去。携笼女。南阳柔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石城女子名莫愁。家住石城西渡头。拾翠每寻芳草路,采莲时过绿苹洲。五陵豪客青楼上。醉倒金壶待清唱。风高江阔白浪飞,争催艇子操双桨。双桨。小舟荡。唤取莫愁迎叠浪。五陵豪客青楼上。不道风高江广。千金难买倾城样。那听绕梁清唱。绣户朱帘翠幕张。主人置酒宴华堂。相如年少多才调,消得文君暗断肠。断肠初认琴心挑。么弦暗写相思调。从来万曲不关心,此度伤心何草草。草草。最年少。绣户银屏人窈窕。瑶琴暗写相思调。一曲关心多少。临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湲湲流水武陵溪。洞里春长日月迟。红英满地无人扫,此度刘郎去后迷。行行渐入清流浅。香风引到神仙馆。琼浆一饮觉身轻,玉砌云房瑞烟暖。烟暖。武陵晚。洞里春长花烂熳。红英满地溪流浅。渐听云中鸡犬。刘郎迷路香风远。误到蓬莱仙馆。少年锦带佩吴钩。铁马追风塞草秋。凭仗匣中三尺剑,扫平骄虏取封侯。红颜少妇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明眸妙齿起相迎,青楼独占阳春艳。春艳。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良人少有平戎胆。归路光生弓剑。青楼春永香帏掩。独把韶华都占。翠盖银鞍冯子都。寻芳调笑酒家胡。吴姬十五夭桃色,巧笑春风当酒垆。玉壶丝络临朱户。结就罗裙表情素。红裙不惜裂香罗,区区私爱徒相慕。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当垆春永寻芳去。门外落花飞絮。银鞍白马金吾子。多谢结裙情素。楼上青帘映绿杨。江波千里对微茫。潮平越贾催船发,酒熟吴姬唤客尝。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美盼。秋风一曲采菱歌,行云不度人肠断。肠断。浙江岸。楼上青帘新酒软。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盼。采菱歌罢行云散。望断侬家心眼。花阴转午漏频移。宝鸭飘帘绣幕垂。眉山敛黛云堆髻,醉倚春风不自持。偷眼刘郎年最少。云情雨态知多少。花前月下恼人肠,不独钱塘有苏小。苏小。最娇妙。几度尊前曾调笑。云情雨态知多少。悔恨相逢不早。刘郎襟韵正年少。风月今宵偏好。金翘斜亸淡梳妆。绰约天葩自在芳。几番欲奏阳关曲,泪湿春风眼尾长。落花飞絮青门道。浓愁不散连芳草。骖鸾乘鹤上蓬莱,应笑行云空梦悄。梦悄。翠屏晓。帐里薰炉残蜡照。赏心乐事能多少。忍听阳关声调。明朝门外长安道。怅望王孙芳草。绰约妍姿号太真。肌肤冰雪怯轻尘。霞衣乍举红摇影,按出霓裳曲最新。舞钗斜亸乌云发。一点春心幽恨切。蓬莱虽说浪风轻,翻恨明皇此时节。时节。白银阙。洞里春晴百和爇。兰心底事多悲切。消尽一团冰雪。明皇恩爱云山绝。谁道蓬莱安悦。江上新晴暮霭飞。碧芦红蓼夕阳微。富贵不牵渔父目,尘劳难染钓人衣。白鸟孤飞烟柳杪。采莲越女清歌妙。腕呈金钏掉鸣榔,惊起鸳鸯归调笑。调笑。楚江渺。粉面修眉花斗好。擎荷折柳争相调。惊起鸳鸯多少。渔歌齐唱催残照。一叶归舟轻小。千里潮平小渡边。帘歌白纻絮飞天。苏苏不怕梅风软,空遣春心著意怜。燕钗玉股横青发。怨托琵琶恨难说。拟将幽恨诉新愁,新愁未尽弦声切。声切。恨难说。千里潮平春浪阔。梅风不解相思结。忍送落花飞雪。多才一去芳音绝。更对珠帘新月。
- 雨霖铃清晨凝伫。见风云济,及作时雨。阴阳协顺空中,为甘露、山泽敷布。点点如膏利益,洗灭妖氛,四海澄素。造化天地神功,扰扰浮生几人悟。乾坤美泽恩沾溥。胜娑婆、此价应难买。滋生万物荣苏,增瑞庆、兆民歌舞。五谷丰登,庶事康宁,遐迩安固。感上下和睦无为,敬礼玄元祖。
-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矜春莫疑造物擅天工,先借孤根暖气通。待得乾坤生意广,一时散施与东风。
- 治平寺清音堂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万法本来空,蒙头都不管。
- 闰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监游柏谷寺实界嵚岑路入云,闰余三月属芳辰。烟林未动阴森地,山杏寒开寂寞春。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柅朱轮。乘闲自是逍遥事,谁羡襄阳倒载人。
- 鹧鸪天(豫章大阅)玉带红花供奉班。里头新样总宜男。闹装鞍辔青骢马,帖体衣裳紫窄衫。云鬓重,黛眉弯。内家妆束冠江南。轻裘缓带风流帅,锦绣丛花拥骑还。
-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 10小公主爱美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