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初春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释
春魂已作天涯絮:春天的精灵已化作柳絮飘向天涯。春魂,春之精灵。
晶帘:水晶垂帘。
金衣:指黄莺。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故国不知消失在何处,任凭小舟漂流,不知将飘向何处。故国,指明朝。
碧云犹叠旧山河:美丽的碧云,覆盖的仍是原先的河山。表示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
月痕:月影,月光。
踏莎行·初春问答
问:《踏莎行·初春》的作者是谁?
答:踏莎行·初春的作者是徐灿
问:踏莎行·初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踏莎行·初春是清代的作品
问: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出自 清代徐灿的《踏莎行·初春》
问: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的下一句是 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问:出自徐灿的名句有哪些?
答:徐灿名句大全
踏莎行·初春赏析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八字写初春景象,神貌毕至。这是春愁还远未滋生的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骚人墨客准备好了无数瑰丽的辞藻来讴歌美丽的春日,可徐灿笔下却是一片萧瑟伤情。“春魂已作天涯絮”,“春魂”写其悲凉,“天涯絮”则隐隐逗出“山河破碎风飘絮”之感,其实乃是心造的幻境。惟有此幻境,“晶帘宛转为谁垂”之疑惑、“金衣(即黄莺——作者按)飞上樱桃树”之跌宕就别有意味,预示着在词人的心中,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初春。
故国沦亡,身世浮沉,作者和她的丈夫应该选择“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之路,可是那一叶扁舟又在哪里。赵宋遗民张炎曾写道“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甘州》)的凄恻词句,而徐灿面对的仍然是那一轮夕阳,天上碧云,层层叠叠,依稀做出旧日山河的模样,那无情的月亮不要照到山河深处,免得清晰的呈现出残山剩水,令人痛伤!这就是徐灿笔下的初春。
词的上片景中寓情,下片情中带景,章法井然,笔致蕴藉,传达出沉郁悲凉的时代感觉,因而获得高度评价。如谭献《箧中词》云:“兴亡之感,相国愧之”,带入陈之遴,所评极精审;又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末二句云:“既超逸,又和雅,笔意在五代北宋之间”,亦得个中三昧。
-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 雨半夜西亭雨,离人独启关。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细滴高槐底,繁声叠漏间。唯应孤镜里,明月长愁颜。
- 赠文照大师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弧。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公卿半是空门友,瓶锡因循寄上都。
-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水晶宫阙净无尘,姑射神仙绰有真。宝录自应表万善,冰台安用结双人。
- 颂古十首错错,戏海狞龙,冲霄辽鹤。老慈明,无著莫,笑里重重露拴索。
- 清江引用苏养直韵示王觉民荷叶亭亭绿满塘,秋炎深得盖鸳鸯。晚来江上西风急,收拾莲红付拒霜。万山摇落见森樾,翠影萧萧冷梳发。请君地作宋玉悲,来赋江楼望明月。
-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无成西别秦,返驾江南春。草际楚田雁,舟中吴苑人。残云挂绝岛,迥树入通津。想到长洲日,门前多白苹。
-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汀鹭食鱼日已晚,矫翼烟际还。不与鴈鹜竞,风标亦自闲。
- 简州山水三池郡,平湖坞可园。要成真史隐,故作小桃源。
- 扇子诗饤饾蛛丝织网罗,坐看牛女夜斜河。只今颇怪人间巧,见说天孙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