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
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
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
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
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
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
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站在斗南楼上,万顷海涛,千仞云山,尽收眼底,使人视界大开,胸襟舒畅。潮水早晚涨落,山色随着雨晴或浓或淡。万顷烟波之外的遥远地方,在那波浪中起伏的无数船只,是往来穿梭的商船。
这里可以览海观山,远胜于南昌的滕王阁和徐州的黄楼。刘朔斋醉中挥笔,在南国留下美好的词章。我则要驾起大鹏,唤醒已化为石头的五只仙羊,在仙境中遨游。只在尘世之中,若欲念一生,鸥鸟便惊飞远避了。

注释
黄湾:黄木湾,位于今天广州东郊黄埔,是珠江口一个呈漏斗状的深水港湾。唐宋时期,这一带已成为广州的外港,中外商船往来贸易均在此处停泊。
白云:指广州城北的白云山。
一亭收拾:一楼览尽之意。
机:机心,指欲念。

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问答

问:《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的作者是谁?
答: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的作者是李昴英
问: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是宋代的作品
问: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 出自 宋代李昴英的《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问: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 的下一句是 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
问:出自李昴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昴英名句大全

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南楼景色的和词,它想象神奇,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精神。李昴英的这首词,在登高望远时,想象瑰奇,堪称佳作。
刘朔斋名震孙 ,字长卿,蜀人。曾任礼部待郎、中书舍人。斗南楼原址在广州府治后城上,始建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年间。其特色是在此地观海山之景,别具情致。
起笔二句 ,极有气势 ,站在斗南楼上,万顷海涛,千仞云山,尽收眼底,使人视界大开,胸襟舒畅。“黄湾 ”,即韩愈《南海神庙碑》所谓“ 扶胥之口,黄木之湾”的黄木湾,位于今天广州东郊黄埔,是珠江口一个呈漏斗状的深水港湾。唐宋时期,这一带已成为广州的外港 ,中外商船往来贸易均在此处停泊。“白云”,指广州城北的白云山。“万顷”、“千仞”虽是诗词中常见之语,但用于篇首,气势尤显雄壮。“一亭收拾”,即一楼览尽之意。据《广东通志》载:于此可以“东瞰扶胥浴日之景,西望灵洲吞纳之雄 ,南瞻珠海 ,北倚越台。森列万象,四望豁然”。“一亭”句与首二句相衔接呼应。由于一亭览尽胜景,词人心神俱爽,暑热顿消,达到清凉境界。该句中的一个“豁”字,将词人暑热顿消的情志、精与气都表现出来。
“潮候”句,分承“万顷”、“千仞”句发挥。潮水的早晚涨落,山色的雨晴变化,这正是岭海特有的景色。“天送双眸”句,一个“送”字 ,便把天际的景色,轻轻移来眼底。此处上接前两句,写出景致的变化,丰富了景色的内涵。
词人眺望天边:在万顷烟波之外的遥远地方,在那波浪中起伏的无数船只 ,是往来穿梭的商船。“绝域”二句,写出了中外通商贸易的繁忙景象,为宋词中绝无仅有。
上阕主要是写眼前雄奇壮阔的景色,下阕则浮想联翩 ,感慨万千。“风景别”三句,写出词人对故乡的自豪感。他认为,这里可以览海观山,远胜于南昌的滕王阁和徐州的黄楼。滕王阁与黄楼是古时的两座名楼,分别因诗人王勃与苏辙、秦观写序作赋而名声鹤起②。作者在题斗南楼时 ,比之以“滕阁 ”、“黄楼”,有不让前贤之意。
“胡床 ”句由斗南楼联想到南楼 ,晋朝庾亮曾于秋夜登武昌南楼 ,坐胡床与诸人谈咏,高兴地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胡床”是当时一种可折叠的躺椅 。“胡床老子 ”,指庾亮,这时用典借指刘朔斋。“珠玉”,比喻优美的诗文,这里指刘朔斋的原作。“胡床”句称誉刘朔斋醉中挥笔,在南国留下美好的词章,对题目作了呼应。
词人写到这里 ,感情奔放,大有飘飘欲仙之意。他放怀抒发:“稳驾大鹏八极 ,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 ,”他要驾起大鹏,唤醒已化为石头的五只仙羊 ,在仙境中遨游。“八极”指八方之极远处,指广阔的空间。“佩”,指仙人的玉佩,传说系上它便可在天上飞行 。“丹丘”,指仙境。《楚辞·远游》之“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 ”,即以“ 丹丘”指仙乡。“叱起仙羊五石”一句,来自两个典故。据《术平寰宇记》载: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分别骑着口衔六支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 ),把谷穗赠给当地人,祝他们永无饥荒。仙人言罢隐去,五羊化石 。广州因此又名羊城。《神仙传》又载:有皇初平者牧羊,随道士入金华山石室中学道。其兄寻来,只见白石,不见有羊。初平对石头喝了一声:“羊起!”周围的石头都变为羊。这两个典故,一为羊化石,一为石化羊 ,合用在一起,使人觉受到作者随心所欲、指挥万象的豪情!
“一笑人间世 ,机动早惊鸥”一句,笔锋一转,由天上回到人世。“机动”句反用“鸥鹭忘机”之典。《列子·黄帝》载:古时海上有好鸥鸟者,每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机”即机心,指欲念。意思是人无欲念,则鸥鸟可近。陆游《登拟岘台》之“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便用此意。此处反用,即设若欲念一生,鸥鸟便惊飞远避了。二句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值得一题的是 ,词人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典故,这表现出了词人的神思逸彩,而读者也只有知其原典,才更利于品读其中之味。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早梅香
    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琼苞,拟将胭脂,轻染颜色。素质盈盈,终不许、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赋与,寿阳妆饰。独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别。为报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须攀折。醉赏吟恋,莫辜负、好天风月。恐笛声悲,纷纷便似,乱飞香雪。
  •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补种杉松迳已成,泥乾尘净正堪行。草芽并作伤心碧,只欠先生屐子声。
  • 莺莺图
    扶头酒醒宝香焚,戏写蒲东一片云。昨夜隔墙花影动,猛闻人语唤双文。
  • 酬杨伯洪
    扁舟一峡七经年,犹忆四民困备边。已病一夫空有议,误谋元帅本非贤。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然。遇合却留经济用,此行应水愧登仙。
  •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膏火无光已累年,欢娱少味是穷边。强吹箫鼓迎乌帽,勾引游人近酒前。
  • 秋晚斋居
    乾坤身世一蘧庐,南北东西总可居。此去三年韩博士,向来四壁马相如。移文早遣仆徵来,欹枕夜听儿读书。驾驷乘骢非我事,不如醉兀小肩舆。
  • 宿东寺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织女无言千古恨,素娥有意十分春。
  • 御街行(灯夕戏成)
    良宵无意贪游玩。奈邻友、闲呼唤。六街非是少人行,不似旧时风范。笙歌零落,绮罗销减,枉了心情看。思量往事堪肠断。怕频到、帘儿畔。朦胧月下却归来,指望阿谁收管。低头注定,两汪儿泪,百计难销遣。
  • 与友人中元作别九月十日复会中间节物不得共
    两逢佳节独登楼,一醉樽前拟并酬。昨日黄华今更好,此宵明月胜中秋。
  • 偈六十三首
    遍界不曾藏,通身无影像。相逢莫讶太愚痴,旷劫至今无伎俩。无伎俩,少人知,大体还他肌骨好,何须照镜画娥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