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光欲暮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
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院花飞。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春天即将过去,空荡荡的庭院仍是一片静寂。双双飞舞的彩蝶,在亭栏间穿来穿去,傍晚的时候,帘外又在滴着稀稀落落的雨。
她含着深深的愁情,独自倚在绣帏里,玉炉中只剩下一点残香,袅袅的轻烟时断时续。这正是最让人愁苦不堪的时节,东风又吹得满树春花纷纷飞去。
注释
欲暮:即将逝去。
闲庭:寂静的庭院。
槛(jiàn):栏杆,这里指亭栏。
闺帏:此指闺房。
玉炉:熏炉的美称。
销魂:形容极其哀愁。
清平乐·春光欲暮问答
问:《清平乐·春光欲暮》的作者是谁?
答:清平乐·春光欲暮的作者是毛熙震
问:清平乐·春光欲暮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清平乐·春光欲暮是唐代的作品
问:清平乐·春光欲暮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 出自 唐代毛熙震的《清平乐·春光欲暮》
问: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 的下一句是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问:出自毛熙震的名句有哪些?
答:毛熙震名句大全
清平乐·春光欲暮赏析
此词写春闺幽怨。上片写暮春晚天疏雨的背景:暮春时节,庭户寂寞,粉蝶穿槛,疏雨黄昏。由“寂寞闲庭户”,粉蝶双飞舞的近景中,突出下片的主人公的情思。下片“含愁独倚闺帏”是整个画面的中心所在,也就是画中主人公的情态表现。东风送暖,落红成阵。此情此景,令人魂销。闺中人独自含愁,根本没有心肠料理玉炉香烟。“销魂”由前面的“寂寞”、“粉蝶双双”而来。最后以东风一阵、满树花飞结尾,既与起笔暮春景色相合,又有暗喻美人迟暮的深意,幽怨之情已在不言之中了。
这首词写景状物多用白描,清丽疏淡,情味蕴藉,与“花间”浓丽香艳、镂金错彩的词风迥异。作者写的闺中人,不描摹其体态衣妆,不明言其多情善感,除了“含愁”一句正面点明其期待与失望,再以“玉炉”一句烘托其期待之久,相思之苦,其余各句,均于景物描写中带出她的形影与神态,这正是词论家所称道的融情入景的功力。前人论词的章法,讲究“短章蕴藉”,言尽意不尽。此词就是一首情景相生、含蓄蕴藉的佳作。它那情在言外的意蕴,比起痛快淋漓的表白,更具有耐人寻味的魅力。尤其篇末“东风满树花飞”一句,形象凄艳,含蕴无穷。
- 探梅至东村乞得残骸已累年,柴车破弊不堪悬。闲愁正要供诗思,小疾何妨省酒钱。忍事渐多心混混,贮书虽少腹便便。今朝偶有寻梅兴,春色争来拄杖前。
- 归时作笑倩西风指旧埃,归时行李似初来。也知三载清贫好,傅得一家强健回。
- 勾践灭吴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而目以视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 送朱支仓试刑法科士业读书读律耻,亦不屑至其有以。男儿夺身自力耳,有足成功奚择地。诵德科条似流水,笔端端可判生死。用之自责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万毫齐力锋颖锐。庭阴未侧可万字,十问俱通策勋易。即次风雷星斗位,还取儒科济世美。更赠一言君我记,终身行之恕而已。
- 颂古十三首亩之地,三蛇九鼠。子细看来,是何面胔。
- 偈一首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认会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 杪秋洞庭怀王道士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青桃亦何意,此夜催人愁。惆怅客中月,裴回江上楼。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谢客久已灭,微言无处求。空馀白云在,客兴随孤舟。千里杳难尽,一身常独游。故园复何许,江汉徒迟留。
- 赵子容任温州避开法终日看凹子而事自理又新法曹冗散人不管,闻道自要纷华损。常平筑敖米山积,读书岂知米尘满。归来依旧茅盖亭,焉得舍学干时卿。不然天上读书去,蓬岛瀛洲无限清。
- 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 寄题傅钦之源别业县郭遥相望,修篁百亩余。林间清济水,门外太行车。道胜随宜足,身闲与世疏。何时容命驾,采蕨钓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