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郊外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
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
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东园:泛指园圃。径:小路。
堰:水坝。津:渡口。
物色:景色、景物。连三月:即连月。三,表示多数。
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绝:《全唐诗》一作“绕”。
曙:破晓、天刚亮。
鱼戏:乐府古辞《江南曲》:“鱼戏莲叶间。”
山院:山间庭院。
嚣(xiāo)尘:喧闹的俗尘。
仲春郊外问答
问:《仲春郊外》的作者是谁?
答:仲春郊外的作者是王勃
问:仲春郊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仲春郊外是唐代的作品
问:仲春郊外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出自 唐代王勃的《仲春郊外》
问: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的下一句是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问:出自王勃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勃名句大全
仲春郊外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活泼泼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联描写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发现处处春意盎然。颔联诗人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春光无处不在。“连”表示时间持续不断,“绝”表示分布很广,用词精炼而准确。颈联两句写细小的动态“鸟飞”、“鱼戏”,并夹杂了诗人的感受,“觉”、“知”非常细腻、逼真地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尾联诗人笔锋一转,从另一个角度,即雨后天晴这一特定时段写春天山村里特有的静谧与洁净,扩大了春天的内涵,春天不仅生机勃勃,春光无限,而且还有明净与和谐。
这是一首吟咏春天的诗,以诗人特有的感觉感受春天,以诗人特有的笔触瞄写春天,清新自然,生机无限。尤其是第三联,“鸟飞村觉曙”与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语意暗合。“鱼戏水知春”联想到苏试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但不同的是,作者王勃从诗人的感受写起,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惊喜意外,而苏轼的诗句却是从鸭的感受写起,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江水温度的变化,诗人只是作纯客观的描述。
另外,诗人采取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春天。第一、二联是面,“东园”、“西堰”、“四邻”是从地域上写春满人间,“连三月”是从时间上写春光无限。第三联是点,写“鸟飞”、“鱼戏”,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无处不在。
最后一联即景抒怀,抒发了诗人“何处染嚣尘”的出尘脱俗之心态。王勃面对色彩斑斓的春色,看到东园、西堰的花红柳绿,鱼鸟戏春,借“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的明净美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长期萌动的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心态。
- 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标签:赏花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叹游荡,暂赏、吟花酌露尊俎,冷玉红香罍洗。眼眩魂迷,古陶洲十里。 翠参差、澹月平芳砌。砖花滉、小浪鱼鳞起。雾盎浅障青罗,洗湘娥春腻。荡兰烟、麝馥浓侵醉。吹不散、绣屋重门闭。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
- 孟子当务为急道之所贵通全体,何暇区区旋较量。惟是纲维无所作,千条万目自分张。
- 别墅怀归东去沧溟百里馀,沿江潮信到吾庐。就中家在蓬山下,一日堪凭两寄书。
- 答僧慧文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湛然常寂灭,常展自家风。
- 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 魏漕彦成昔宰弋阳政绩上闻召对改秩予适当词名酒烦将一斛来,瘴余衰病不胜杯。醉中独爱舂容奏,恰似春潮卷海回。
- 题浯溪浯溪崖石与天齐,两刻中兴大业碑。北向几多垂白叟,百年不见汉官仪。
- 浣溪沙(霜菊黄)霜后黄花尚自开。老年情绪为何哉。株株浑是手亲栽。秋际有言挥玉尘,冬来无梦绕金钗。相思一夜发窗梅。
- 送了侍者游台山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已慢示明如蹈火,白云深处见岩翁。
- 旅次沔阳,闻克复,而用师者穷兵黩武,因书简之江上烟消汉水清,王师大破绿林兵。干戈用尽人成血,韩信空传壮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