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舟过谢潭三首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碧清的美酒一杯又一杯,船上的门帘刚闭还复开。
千皱万褶的好山无人能描绘,都被斜阳的余辉一一拈出来。

注释
皱:皱褶。
拈(niān)出:用两指夹出。

舟过谢潭三首问答

问:《舟过谢潭三首》的作者是谁?
答:舟过谢潭三首的作者是杨万里
问:舟过谢潭三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舟过谢潭三首是宋代的作品
问:舟过谢潭三首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出自 宋代杨万里的《舟过谢潭三首》
问: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的下一句是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问:出自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舟过谢潭三首赏析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诗人从家乡吉州(今江西吉水县)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在溯赣江途中经谢潭。诗人叹其江山画卷,天赐风光,故作《舟过谢潭》组诗。

写船行过程中欣赏斜阳映山的景色。“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这两句意态安闲从容,画出在缓缓舟行中边饮酒边观赏景色的情景。“才闭又还开”,暗示一景刚过,一景旋来,启下两句。“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中国古代山水画,常用力描绘山的皱褶,这里用“万皱”来形容“好山”,正是将画法移于诗,用画笔来表现山之美。不过,这两句着重表现的却是“斜阳”对美的发现所起的作用。在平常情况下,“好山万皱”是不易被注意的,但在斜阳映照之下,山的每一皱褶毕露无遗,它的姿态美充分显示了出来。“拈”有拈取之义,用在这里,显得新颖生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寄题周霍丘寓斋
    君住潇湘作寓斋,赋归仍与是斋偕。已知身世非真著,肯向功名怨寡谐。雨后更无云在岭,晓来那有月当阶。几思谈妙从人去,人事胡为苦好乖。
  • 马嵬二首
    标签:爱情讽刺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书黁公诗后(并叙)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宗祥言其异事甚多。作是诗以识之。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皆云似达摩,只履还天竺。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 赵省斋出示所和天童师偈句亦次其韵
    异教何知平与倾,彼倾却是我之平。饶渠亲识瞿昙面,未必曾逢太白星。
  • 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二首
    下走长呵道,前驱疾唤航。足赢黏履淖,头羡颭巾霜。涧浅桥梁废,村深道路荒。不图为政暇,犹为看山忙。
  • 次韵清虚同访李园
    年来高兴满蓴丝,寒薄春风骀荡时。稍见燕脂开杏萼,已闻香雪烂梅枝。老逢乐事心犹壮,病得新诗和更迟。何日联镳向金谷,拟追仙翼到瑶池。
  •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北山之阳,其及王子。毋然遁思,孤我帝祉。
  • 大享先玄酒
    大享先玄酒,嘉宾贵食蒿。不无笾豆实,正有涧溪毛。岁未登三鬴,家安取百牢。充庭君试数,一一是民膏。
  • 东园
    浮云蔽亭午,白日成萧森。余凉入坐隅,萧洒散烦襟。孟夏爱吾屋,秀木成佳阴。众果颇已成,永日鸣山禽。杖履时亦到,逍遥忘滞淫。举头天雨霁,落日低遥岑。
  •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再见山城石井边,幽姿高韵独翛然。要知不被梅花笑,更把前题改数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