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春日问答
问:《春日》的作者是谁?
答:春日的作者是朱熹
问:春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春日是宋代的作品
问:春日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出自 宋代朱熹的《春日》
问: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的下一句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出自朱熹的名句有哪些?
答:朱熹名句大全
春日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 未有吟未有一分让,先有十分争。所丧者实事,所得者虚名。
- 西斋不寐三首午醉稍就寝,甜梦何翩翩。晚醒漱茗饮,终夕斯无眠。初数一二鼓,乃至三四迁。草根沸蟋蟀,鸱鸮号树颠。众静汝独否,谁实使之然。聚萤车生愤,饭牛宁子叹。吾衰百念灰,曷为不遑安。天宇未肯白,秋气令人酸。孰是无忧者,恬然衾帷间。鬼神知此心,起盥书短篇。
- 赠瑛上人住洞林托钵千岩里,松花冻未开。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台。潭影留云定,钟声送月回。山中太古雪,为寄一瓢来。
- 听琴清月转瑶轸,弄中湘水寒。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静恐鬼神出,急疑风雨残。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
- 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簇簇妖红裛露鲜,春工烂漫乞君看。心期点检都无可,幸有花盟独未寒。
- 正言禅人求赞虚空里揣出骨,闪电中作窠窟。有问妙喜家风,此外更无别物。
- 赠终南兰若僧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 寄贺方回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 与李潭州椿寿翁五首万进沅湘路,千年贾屈文。迹同探禹穴,心每望尧云。未说渺茫隐,长思矍铄勋。不应迷出处,四十畏无闻。
- 平绿轩瞰水地仍敞,开窗望不迷。良畴连远近,秀野混高低。晓起烟千树,春耕雨一犁。道人深乐此,坏衲且幽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