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夏日的西湖,苍青翠绿的湖光山色,烟萦雾绕撩惹间驻足。与恋间携手漫步在荷花盛开的湖畔小路,一瞬间洒下一阵黄梅细雨。
娇痴的情怀不怕间度猜,我和衣睡倒在他的胸怀。最是分手的时候,依依不舍流连徘徊,归来陷间臾苦的深渊,懒得走近那梳妆台。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恼烟撩露:恼间的烟雾,撩拨间的水露。欧阳修《少年游》:“恼烟撩雾,拚醉倚西风。”
须臾:片刻。
藕花:荷花。
一霎:一会儿。
猜:指责、议论。
分携:分手。
妆台:梳妆台。
睡倒间怀:即拥抱伏枕于恋间肩上。
和衣睡倒间怀:一作“随群暂遣臾怀”。
清平乐·夏日游湖问答
问:《清平乐·夏日游湖》的作者是谁?
答:清平乐·夏日游湖的作者是朱淑真
问:清平乐·夏日游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清平乐·夏日游湖是宋代的作品
问:恼烟撩露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恼烟撩露 出自 宋代朱淑真的《清平乐·夏日游湖》
问:恼烟撩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恼烟撩露 的下一句是 留我须臾住。
问:出自朱淑真的名句有哪些?
答:朱淑真名句大全
清平乐·夏日游湖赏析
上片写一对男女游湖遇雨,为之小驻。语序倒装是词中常见现象,此词上片即为一个倒装句。女主人公与男友相约游湖,先是“携手藕花湖上路”,这大约是西湖之白堤吧,那里的藕花当已开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呢。也许这对情侣最初就是相约赏花而来,不料遇上“一霎黄梅细雨”。正是这场梅雨及撩拨着人的“烟”呀“露”呀,留他们停步了,总得找个避雨的处所吧。“留我须臾住”的“我”,乃是复数,相当于“我们”。游湖赏花而遇雨,却给他们造成了一个幽清的环境和难得亲近的机会。真乃因祸得福也。
下片写女主人公大胆的举动及归来后异常的心理。
“一霎黄梅细雨”使西湖谢绝游众,因而在他们小住的地方,应当没有第三者在场。否则,当人面就搂搂抱抱,未免轻狂。须知这里“娇痴不怕人猜”之“人”,与“和衣睡倒人怀”之“人”实际上只是一个,都是就男友而言。当时情景应是这样的:由于女主人公难得与男友单独亲近,一旦相会于幽静场所,遂难自持,“娇痴”就指此而言。其结果就是“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碧玉歌》)。“睡倒人怀”即拥抱伏枕于恋人肩上,李后主所谓“一向偎人颤”、“教君恣意怜”也。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主动,休说外人,即使自己的男友也不免一时失措或诧异。但女人主公不管许多,“不怕人猜”,打破了“授受不亲”一类清规戒律,遂有了相恋以来第一次甜蜜的体验。
正因为是第一次,感觉也就特别强烈而持久。“最是分携时候”,多么依依不舍:“归来懒傍妆台”,何等心荡神迷!两笔就把一个初欢后的女子情态写活了。
全词多情而不亵,贵在写出少女真实的体验。本来南朝乐府中已有类似描写,但那是民歌。此时出现在宋时女词人之手,该是何等的勇气。道学家们虽不免诋之为“淫娃佚女”、“有失妇德”。然而词论家仍不吝予以高度的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莲子居词话》卷二)
- 清贞褚道士携罗丈唱和访余求诗予非能诗者辞冀北奇才万马空,惊人佳句墨深浓。春风桃李人应识,要看寒溪涧底松。
- 送蛤蜊与李明叔诸公雪屋吹灯然豆萁,古来壮士亦长饥。广文不得载酒去,且咏太玄庖蛤蜊。
- 答问游庐山日子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
- 送张侍御赴郴州别驾佐郡人难料,分襟日复斜。一帆随远水,百口过长沙。明月江边夜,平陵梦里家。王孙对芳草,愁思杳无涯。
- 蝶恋花一望瑶华初委地。更约幽人,共赏岩边翠。拭把方诸聊与试。无情争得无中泪。飞瀑恐从星汉至。渐向宾筵,但觉寒如水。自爱一轮方得意。轻随箕毕还成累。
- 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夜酌走笔二首征涂半月客尘黄,今夕初逢一雨凉。冷笑菊花堪计会,为君八月作重阳。
- 甘陵乱甘陵兵乱百物灰,火光属天声如雷。雷声三日屋瓦摧,杀人不问婴与孩。守官迸走藏浮埃,后日稍稍官军来。围城几匝如重鋂,万甲雪色停皑皑。孰敢专辄但取裁,黄土始坚难速颓。
- 西湖日暮渺渺春湖夕霭浮,落花飞燕打兰舟。游人半入烟城去,月照笙歌上水楼。
- 和君实端明花庵独坐静坐养天和,其来所得多。耽耽同厦宇,密密引藤萝。忘去贵臣度,能容野客过。系时休戚重,终不道如何。
- 送侯山人赴会稽仙客辞萝月,东来就一官。且归沧海住,犹向白云看。猿叫江天暮,虫声野浦寒。时游镜湖里,为我把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