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上之回,大旗喜。悬虹彗,挞凤尾。剑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鼓逢逢。天高庆雷齐坠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皇帝胜利归来,大旗欢舞招展。
红旗如云片连片,旗端羽饰随风卷。
宝剑破匣腾空起,恰如蛟龙舞蹁跹。
黄帝凯旋蚩尤死,战鼓咚咚声震天。
高天雷声欢庆,祥云笼盖大地。
地上无烽烟,海内千里庆胜利。
注释
①上之回:系乐府旧题,汉乐府《铙歌》曲之一。此指天子返回京师。
②大旗喜: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皇帝的胜利使军旗也欢欣飘扬。
③红云:指红色的大旗连成一片,状如云霞。
④挞(tà)凤尾:指风吹旌旗,翩翩拂击旗端羽毛。凤尾:旗上的羽饰。
⑤剑匣破:据《拾遗记》载,传说上古帝王颛项有把宝剑,常在匣中发出虎啸龙吟般的鸣声。如有敌兵来犯,剑会自动破匣腾空,飞去杀敌。
⑥舞蛟龙:比喻宝剑飞舞的情景。
⑦蚩(chī)尤:传说中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首领,曾发动叛乱,后被黄帝擒杀。
⑧逢(péng)逢:鼓声。
⑨庆雷:欢声雷动。一作“庆云”。庆云即五色云彩,古人以为祥瑞之气。堕地:意思是笼罩大地。
⑩惊烟:报警的烽火。海:海内,指全国。这句谓中国大地战争平息,四海之内处处安宁。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问答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的作者是谁?
答: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的作者是李贺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是唐代的作品
问:上之回,大旗喜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上之回,大旗喜 出自 唐代李贺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问:上之回,大旗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上之回,大旗喜 的下一句是 悬虹彗,挞凤尾。
问:出自李贺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贺名句大全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赏析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元和年间,对藩镇多次用兵,取得了一些胜利。如元和元年平定反叛的刘辟,元和二年剿灭镇海节度使李锜。这些对藩镇战争的胜利、对人民是个鼓舞,使元和年间出现史家所说的“中兴”现象。李贺从这些胜利中受到鼓舞,所以写了这首颂诗。
- 送李休秀才归岭中南泛孤舟景自饶,蒹葭汀浦晚萧萧。秋风汉水旅愁起,寒木楚山归思遥。独夜猿声和落叶,晴江月色带回潮。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
-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平地忽突兀,敏手何神哉。蔼然色笑中,见此通济才。入门知我心,三岁犹初来。祀典关百世,所贵重讨裁。
- 梅花喜神谱欲开八枝苏秦鞭疋马,六国饱风烟。累累悬肘下,郭外惭无田。
- 缘识如水澹交疏,寻思道更殊。乖张颠覆易,知己便相於。路坦如平掌,风传语不书。烟霄明月静,负志话清虚。
- 谢君实端明诗人说昆化多美玉,世传沧海有明珠。世传人说恐无剧,今我家藏乃不虚。
- 菊九月严霜杀草根,独开黄菊伴金樽。东篱故事何重叠,醉倒花前是远孙。
- 记仙女三绝松影侵坛琳观静,桃花流水石桥寒。东风吹过双蝴蝶,人倚危楼第几阑。
- 嘲主司崔澹主司何事厌吾王,解把黄巢比武王。
-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病骨栾栾瘦转加,秋风怯傍小窗纱。萧然丈室维摩观,一炷清香到日斜。
- 自吴岳归鸣凤冈边路,秋风动夕岚。閒云依绝壁,独鸟下空潭。畴昔经行惯,重来委曲谙。试寻遗墨在,投策访僧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