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
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

注释
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李判官:岑参的友人,名字不详。晋绛:指晋州、绛州。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
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
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问答

问:《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的作者是谁?
答: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的作者是岑参
问: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是唐代的作品
问: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出自 唐代岑参的《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问: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的下一句是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问:出自岑参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参名句大全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赏析

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

看题目,自然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建筑。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象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蜓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岑参是于乾元二年(759)至上元二年(761)出任虢州长史的,那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由于战乱,国土破碎,人民罹难,诗人亲眼见到过的开元盛世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上面,我们看到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李判官呵!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象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么?”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汉武帝的豪情胜概已经不可再见了,唐帝国的声威功业难道也是这样结束了吗?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荡漾。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光彩,我们喜爱它,就不仅仅因为它在艺术上的成就了。(刘逸生)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秋宵辞
    空山寂无人,出门但明月。悲哉谁与论,对此一愁绝。清露袭衣裳,凉风逼毛发。泪雨忽复晴,愁云悄自灭。顾影青松下,此意在绛阙。
  • 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花岘山下,花神女汉皋花曲。雪罢花冰复开,春潭千丈绿。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 桃源忆故人
    然如世外。予留七十日,被命参成都戎幕而去。临行徙倚竟日作桃源忆故人一首斜阳寂历柴门闭。一点炊烟时起。鸡犬往来林外。俱有萧然意。衰翁老去疏荣利。绝爱山城无事。临去画楼频倚。何日重来此。
  • 蒙泉(见《方舆胜览》》)
    京路马駸駸,尘劳日向深。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
  • 颂古三十一首
    前箭犹轻后箭深,无限平人被陆沉。个裹豁开天地眼,吹毛拈起任横行。
  • 代赠二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
    孔训元无实对名,只言为己与求人。能知管仲不为谅,便识殷贤都是仁。义利两涂消处长,古今一理屈中伸。自从圣学寥寥后,千百年谁信得真。
  • 沁园春
    以自见云雨趁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主人下榻高斋。更点检笙歌频宴开。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
  • 怡怡轩赠王次翁
    先生骨老劲如松,柴米辛勤只自供。每笑燃萁何太急,应怜舂粟不相容。虽能有弟同斯乐,忍使无儿继此踪。
  • 朝中措
    尊前宾主角多才。亦许我同来。诗思竞翻三峡,酒狂欲拗连台。身闲有限,莫辞光景,刻烛相催。沙路即看联辔,上林趁赏流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