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

注释
西厢:传统汉族建筑四合院里面西面的厢房。

绝句问答

问:《绝句》的作者是谁?
答:绝句的作者是王庭筠
问:绝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绝句是元代的作品
问: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出自 元代王庭筠的《绝句》
问: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的下一句是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问:出自王庭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庭筠名句大全

绝句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满庭芳(咏浮桥)
    琼馆烟轻,银河风细,玉桥云锁方开。晓虹千丈,宛转下天来。人在水精宫里,行乐处、锦绣成堆。仍相问,人间天上,何处有蓬莱。徘徊。追往事,征南巧架,傅野怀才。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好是乐成初宴,红牙碎、声隐晴雷。江天晚,游人未散,莫放隼旟回。
  • 君不见牛奇章与,二人平生不相容。门前冠盖互咿轧,惟有爱石心则同。
  • 真珠帘(梨花)
    绿房几夜迎清晓,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惆怅一枝寒,记东阑闲倚。近日花边无旧雨,便寂寞、何曾吹泪。烛外。谩羞得红妆,而今犹睡。琪树皎立风前,万尘空、独挹飘然清气。雅淡不成娇,拥玲珑春意。落寞云深诗梦浅,但一似、唐昌宫里。元是。是分明错认,当时玉蕊。
  • 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
    西山仙去各离群,穷达区区不足云。仅有尹谯守伊洛,更无房魏说河汾。虎皮子盍闿新义,蠹简予方辑旧闻。何日蹇驴载樽酒,一灯析理更论文。
  • 步至东庄
    泽国寒虽晚,霜天已迫冬。荞花雪无际,稻米玉新舂。身已风中叶,人方饭后钟。儿能哀老子,努力事春农。
  •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
    雨脚如麻入夜深,飘风从雨拔山林。守灯危坐不敢息,惟有皇天知此心。
  • 满庭芳 鸣鹤馀音卷之三
    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客来须接待,行须缓步,语要低声。守清贫寂淡,莫恋浮荣。遇晚端身正坐,心清净、满目光生。休改变,天长地久,自有好前程。
  • 初抵富沙二首
    芳草不随春水绿,连山犹带夕阳明。人生有酒且行乐,休向河梁问子卿。
  • 闷歌行十二首
    一夜颠风翻却天,簸将白浪到天边。康郎尚自无根脚,斗大洲头却系船。
  • 书怀二绝,再送文季高,兼呈新帅阎才元侍郎
    西出阳关有旧知,薰风渌水泛莲时。烦君传语诗书帅,更寄台城别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