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四首·其三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
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
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少年行:古代歌曲名。
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
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少年行四首·其三问答
问:《少年行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
答:少年行四首·其三的作者是令狐楚
问:少年行四首·其三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少年行四首·其三是唐代的作品
问: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出自 唐代令狐楚的《少年行四首·其三》
问: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的下一句是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问:出自令狐楚的名句有哪些?
答:令狐楚名句大全
少年行四首·其三赏析
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极力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鲜明,报国的豪情壮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用诗的语言表示自己的决心,说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比汉代霍去病“句奴未灭,何以为家”(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话更进了一步。
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 拟咏怀诗 十七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都护楼兰返。将军疎勒归。马有风尘气。人多关塞衣。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闻道楼船战。今年不解围。
- 翠玉楼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试问南来信,梅花三两英。
- 赠王山人红藤一柱脚常轻,日日缘溪入谷行。山下有家身未老,灶前无火药初成。经秋少见闲人说,带雨多闻野鹤鸣。知到蓬莱难再访,问何方法得长生。
- 鹧鸪天金络闲穿御路杨。青旗遥认醉中香。可人自有迎门笑,下马何妨索酒尝。春正好,日初长。一尊容我驻风光。归来想像行云处,薄雨霏霏洒面
- 颂古九十八首觌面相呈也大奇,更无分别与迟疑。自从收得非离合,岂可虚明放过伊。精金百练方为贵,脱体灵明绝见知。
- 戏作治生绝句治生何用学陶朱,少许能悭便有余。措酒已停晨服药,省油仍废夜观书。
- 水调歌头(饮芜湖雄观亭)璧月挂银汉,冷浸一江秋。天公付我清赏,仙籍桂香浮。极目江山如画,际晚云烟凝紫,秋色豁羁愁。领看上雄观,波影动帘钩。雁排空,渔唱晚,楚天幽。湖阴一曲千载,成败倩谁筹。试问谪仙何处,唤起于湖同醉,小为作遨头。老子欲起舞,摆脱利名休。
- 宋颂九首皇祖皇祖曰嘻,物情难筹。予代有周,天时人谋。
-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赤龙应世季冬初,上八开祥霓绕枢。金石宣和韶九奏,乾坤荐寿岳三呼。善邻两使星轺集,拱极千官蕊绶趋。共捧尧钟歌既醉,洋洋朝野正欢娱。
- 燕二首乌衣国里未安渠,渠城来从天一隅。道是能传香阁恨,来时曾到故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