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满头白发呀有三千丈,只因为我的忧愁有如此之长。
不明白(照镜时)在明亮的镜子里,是什么忧愁使自己白发如秋霜一般。
注释
(1)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
(2)个:如此,这般。
(3)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问答
问:《秋浦歌十七首·十五》的作者是谁?
答:秋浦歌十七首·十五的作者是李白
问:秋浦歌十七首·十五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秋浦歌十七首·十五是唐代的作品
问:秋浦歌十七首·十五是什么体裁?
答:五绝
问: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出自 唐代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问: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的下一句是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赏析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张秉戍 陈长明)
- 山中绝句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 南柯子(次韵姚提点行可席上见贻)急雨朝来过,浓云晚半收。荷香便傍酒尊浮。极目澹烟斜照、满芳洲。消尽人间暑,翻成一段秋。使星南楚转东瓯。只恐禁林归诏、未容留。
- 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南国易悲愁,西风起高树。枯荷复送雨,度雁宁知数。欲问北来音,系书复若故。冥飞杳无迹,弋者徒有慕。况在白苹洲,而怀石渠署。石渠多故人,鵷鹄方骞翥。锵鸣尚可希,綷翼何由附。主人赖知己,未变畴昔顾。乘桴岂仲尼,好勇非季路。幸依南郡帐,不学邯郸步。自守终日愚,都忘向时虑。睠恋此江湖,亲年当喜惧。既获庭闱近,又多山水趣。迩来对明月,千里犹会晤。长桥人绝声,举酒逢秋露。迥闻孤舟笛,烟水在何处。俯槛意无涯,跳波鱼夜乳。颇得真隐情,奚须慕巢许。思寄梅枝香,远隔兰溪渡。缄之付好风,精爽亦随去。
- 题报恩寺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泉眼潜通海,松门预带秋。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 桃为就东君得早红,年年开趁落梅风。凌寒拂晓相看意,争合尊中放酒空。
- 诗挽史魏公十载江湖上,三从北阙归。宫花欹帽侧,玉带重腰围。属客黄金尽,凌空宝墨飞。夜堂灯火冷,犹下读书帏。
- 杜贵墓东出共城门,古墓何累累。就中如夏屋,下马读铭碑。始知太尉名,富擅政和时。讵知邑境中,仓皇来赤眉。敢勇率子弟,肆杀力弗支。编氓赖保全,迄今令名垂。潺潺百泉流,日夕声犹悲。
- 好事近(中齐惠念,赐词俾寿,不胜岁寒兄弟之意)□后百年闲,元度自伤来暮。打破虚空无碍,共乘龙飞去。更参末后句如何,此事未能付。前遇小桥风雪,是君诗成处。
- 秋风秋风不饶物,斗至声已恶。青林叶尚繁,虽好将恐落。人意诚爱惜,节候肯相若。白发无再玄,盛衰兹可度。
-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雨余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蹙鳞。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