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1*1人。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景象清新美好。一位红裙少女翩然来到黄陵庙前的湖上。
她唱歌而来,驾船而去,水面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只见小船渐去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
注释
黄陵庙:庙名,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庙,亦称二妃庙,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湖南省湘阴县之北的洞庭湖畔。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蒨(qiàn):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
短:一作“小”。櫂(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一作“楫”。唱:一作“随”。
愁杀: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黄陵庙问答
问:《黄陵庙》的作者是谁?
答:黄陵庙的作者是李群玉
问:黄陵庙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黄陵庙是唐代的作品
问:黄陵庙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出自 唐代李群玉的《黄陵庙》
问: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的下一句是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1*1人。
问:出自李群玉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群玉名句大全
黄陵庙赏析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待以至是在呼唤着一位美丽姑娘的到来。莎草碧绿,正好映衬出般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黄陵女儿蒨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来到,碧绿的莎草上映出了艳丽的红裙。蒨(qiàn欠),是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蒨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在莎草闪亮的绿色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穿着红裙的女子妩媚动人的身形体态。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船后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向着洞庭湖水面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水远山长”四字还象一面镜子,从对面照出了怅然独立、若有所失的诗人的形象。
《黄陵庙》在艺术上的成功,主要在于采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诗人完全摆脱了形似的摹拟刻画,十分忠实于自己的感受。绿草映出的红裙留给诗人的印象最深,他对黄陵女儿的描画就只是抹上一笔鲜红的颜色,而毫不顾及穿裙女子的头脚脸面。登舟、举桨与唱歌远去最牵动诗人的情思,他就把“轻舟”、“短櫂”、歌声以及望中的远水长山,一一摄入画面。笔墨所及,无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追求花俏,文字不矫饰,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陈志明)
- 赠尤检正四首往焉石灰桥,粲粲方秘书。近者南浦亭,皇皇乃轺车。遄归今几年,人望益以储。俱期白兽省,共徯玉堂庐。
- 春夜雪再用韵十首诗梦关情草满池,东皇已向岁前归。怪渠杨柳摇金未,底事漫空絮便飞。
- 送知和州杜驾部桐花欲开时,群噣争哺儿。但求黄口饫,焉问丹穴饥。常山有四鸟,将飞昔已悲。中间忽殒逝,岂得安其枝。一饮必屡顾,每啄必迟迟。今朝竟矫翼,去向江之湄。衔芹不自食,欲遗孤与雌。此义实已重,莫为枭所嗤。世俗多嫌忌,我胡为此诗。此诗美孝悌,持赠杜挺之。
- 题上虞县信芳堂河阳种桃彭泽柳,岁岁春风夸不朽。何如君种一池莲,开向五月六月天。红妆当暑清无汗,绿叶染风香不断。坐令百里尽清凉,天乃赠君云锦段。此花不可无此堂,主人姓字同芬芳。更看堂后参差竹,醉倚炎空舞寒绿。
- 东堂即事东堂岁晚直穷寂,落叶寒蔬风雨余。下里数家同井臼,荒山十里半榛芜。夜霜摧菊房俱敛,晴日熏梅气欲苏。谁似樊山偏得意,倚天紫翠照空虚。
- 感昔负琴腰剑成三友,出蜀归吴历百城。最是客途愁绝处,巫山庙下听猿声。
- 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 秋日游栖霞庵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
- 和伯文送丁校尉往维扬伯文尝教之避祸不从闻道机心不下鸥,丈夫乃不为身谋。人间信有城门犬,江浒非无夜半舟。塞上马来还反掌,扬州鹤去又从头。茫茫世事谁能料,未尽棺前卒未休。
- 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 10蘑菇输入法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