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1]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注释
尽:全。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若何:如何,怎么样。
宜:应该。

雪问答

问:《雪》的作者是谁?
答:雪的作者是罗隐
问:雪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雪是唐代的作品
问:雪是什么体裁?
答:五绝
问: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出自 唐代罗隐的《雪》
问: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的下一句是 [1]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问:出自罗隐的名句有哪些?
答:罗隐名句大全

雪赏析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虞美人(净慈尼)
    君王曾惜如花面。往事多恩怨。霓裳和泪换袈裟。又送鸾舆北去、听琵琶。当年未削青螺髻。知是归期未。天花丈室万缘空。结绮临春何处、泪痕中。
  • 病中
    遗编坐罢披三豕,小轴行当倦伍禽。谦肆有徵常遇困,刀圭无状为攻深。长卿痟渴应难奈,玄晏清羸已不禁。约缚隐囊聊阁膝,忘怀未得是微吟。
  • 夏室
    丰室不御暑,竹阴新未交。幽花时结子,晚燕续开巢。午梦还高枕,晨炊出近庖。此生吾自了,客至莫相嘲。
  • 诚斋题三老图
    且奭行间著季真,黄冠不合附青云。二南风里君知麽,添个委蛇退食人。刘郎写照妙通神,三老图成又一新。只道老韩同傅好,被人指点也愁人。
  • 五士游岳麓图
    闭门六月汗如雨,出门褦襶纷尘土。文书堆案曲肱卧,梦逐征鸿过前浦。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须求快睹。朝暾未升起微风,中流吚哑挟鸣橹。长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语见肝腑。意行爱此松阴直,眼明还喜碑字古。高低梵释著幽居,深隐仙家开閟宇。忽看宫墙高十丈,学宫峨峨起邹鲁。斯文政倚讲磨切,石室重新岂无补。危梯径上不作难,横栏截出可下俯。惟兹翼轸一都会,往事繁华杂歌舞。变迁返覆宁重论,昔日楼台连宿莽。迩来人物颇还旧,岂止十年此生聚。泉流涓涓日循除,华表何时鹤来语。炎气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团对香缕。鼎来杖屦皆胜引,季也亦复仙步武。洛阳年少空白头,三闾大夫浪自苦。一笑便觉真理存,高谈岂畏丞卿怒。不图画僧圣得知,貌与儿童作夸诩。请君为我添草堂,风雨萧萧守环堵。
  • 赠防江卒六首 其三
    昨者邳徐表奏通,圣朝除吏遍山东。新来调卒防秋浦,又与山东报不同。
  •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 徐南卿友竹轩二首
    啸风含月近窗扉,金锁珑璁凤尾齐。况复赖君相引重,一时同作辟尘犀。
  • 鉴湖夜泛
    明月到樽前,拿舟古岸边。乱山斜入雾,远水倒垂天。酒气薰龙戏,歌声弄鹤眠。回头嗤李郭,此外更无仙。
  • 圆明青z3饭,光润碧霞浆。(见《古今诗话》)。浴殿晴秋倘中谢,残英犹可醉琼杯。(《紫薇花》。见《海录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