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郎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翻译和注释
好持:一作好待。鸳鸯:一作鸳笼,一作薰笼。
译文
黄头郎,摇船外出,久久未归还。
一个荷花般的身影在南面的水边,独自伫立,愁容满面。
流水潺潺,像拨弄着湘娥的佩环,竹啼生露,月光布满山涧。
轻拂玉瑟,弹起《青门》曲,山间的云露把黄色的葛花湿染。
白色的蘼芜花开满了沙滩,早来的秋风预告着丈夫即将回返。
为迎接亲人,铺扫罗锦褥垫,还急急忙忙把鸳鸯炉里的熏香点燃。
注释
黄头郎:汉代掌管船舶行驶的吏员。后泛指船夫。根据“五行”理论,土胜水,其色黄,所以古代撑船的人都戴黄帽,号为“黄头郎”。
捞拢:摇船荡桨。叶葱奇注:“捞拢,指摇船荡桨。”
南浦:南面的水边。古人送别之地的习称。语本《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芙蓉影:明言荷花,暗喻临浦送别的少妇的艳美姿容。
愁红:被风雨摧残的花。亦以喻女子的愁容。
湘娥:指湘妃。即帝舜二妃娥皇与女英。佩(pèi):系在腰间的玉饰。
青门:曲调名。一说是长安城东南的城门。
石云:山石间通起的云气。古人认为云气萌生于山石中,所以称石为“云根”,云为“石云”。黄葛:开黄花的葛草。葛之一种。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者。
蘼(mí)芜(wú):草名,其叶有香气,七、八月间开白花。
罗荐:用丝罗做的垫褥。
鸳鸯:指鸳鸯形的熏香炉。
黄头郎问答
问:《黄头郎》的作者是谁?
答:黄头郎的作者是李贺
问:黄头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黄头郎是唐代的作品
问:黄头郎是什么体裁?
答:杂言
问: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出自 唐代李贺的《黄头郎》
问: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的下一句是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问:出自李贺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贺名句大全
- 宣妙寺偶成满座清风来古木,半窗斜日下危岑。观僧弈罢了无事,一枕凉生冰雪襟。
- 苦寒行严寒动八荒,刺刺无休时。阳乌不自暖,雪压扶桑枝。岁暮寒益壮,青春安得归。朔雁到南海,越禽何处飞。谁言贫士叹,不为身无衣。
- 邠诗人张谷齐物先生驰名京师四方晚隐於终南能吟解饮张夫子,醉卧黄池谷口风。天地至宽容不得,劳君收拾画图中。
- 好事近潇洒点疏丛,浑似蜜房雕刻。不爱艳妆浓粉,借娇黄一拂。有情常恁早相逢,须信做尤物。已是恼人风韵,更芝兰香骨。
- 酹江月/念奴娇 淮城感兴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 及第后答潼关主人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一沾太常第,十过潼关门。志力且虚弃,功名谁复论。主人故相问,惭笑不能言。
- 寄远其五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 猗兰秋思三首绿叶枝头紫粟丛,素花抽雪细茸茸。国香政要枯如腊,旋买离骚置册中。
- 华阳吟三十首青牛人去几多年,此道分明在目前。愿识目前真的处,一堂风冷月婵娟。
-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