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别湖上亭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注释
移家:搬家。
浑:全。
频啼:连续鸣叫。
移家别湖上亭问答
问:《移家别湖上亭》的作者是谁?
答:移家别湖上亭的作者是戎昱
问:移家别湖上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移家别湖上亭是唐代的作品
问:移家别湖上亭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出自 唐代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问: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的下一句是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出自戎昱的名句有哪些?
答:戎昱名句大全
移家别湖上亭赏析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 感旧荆州若个伴,锦水暮云深。万里元无事,一生长苦心。秋林猿吊影,春殿鸟遗音。尚喜身强健,幽期或重寻。
- 投蒲寿宬梅花落地点苍苔,天意商量要入梅。蛱蝶不知春去也,双双飞过粉墙来。
- 偈五首云从龙,风从虎,冬至寒食一百五。自古相传直至今,南泉不打监官鼓。参玄人,休莽卤,甜者甜兮苦者苦。直截毗卢向上关,莫教错却来时路。
- 听筝标签:伤别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
-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琴宫曾将宫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宫无?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宫谬招呼。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日暮江边一小儒,空怜未有白髭须。马融已贵诸生老,犹自容窥绛帐无?一种吟诗号孔徒,沧江有客独疏愚。初筵尽辟知名士,许到风前月下无?望断南云日已晡,便应凭梦过重湖。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早游门馆一樵夫,只爱吟诗傍药炉。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今日宾阶忘姓字,当时省记荐雄无?僻爱江山俯坐隅,人间不是便为图。尊前为问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荐无?膺门不避额逢朱,绝境由来卷轴须。早忝阿戎诗友契,趋庭曾荐祢生无?
- 梦宗氏子来兄舍寄生九月初七果生侄子昔年曾梦宗家郎,受生所自言其详。髼忪有发重覆顶,梦里恍然如发旁。大人占之兆惟吉,惟熊惟罴男之祥。今朝筵庆果如梦,始生三日逢重阳。啼声已觉是英物,一门四子诚生光。小鱼嬉戏已成队,雏雁飞腾终作行。晓来搔首搜句喜,奋笔仓惶书弄麞。端由乃祖积德厚,诗礼有传应异常。新醅喜醱蒲萄绿,开樽共对篱花黄。揿髯一笑共引满,拜贺箕裘过派长。
- 别离怨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
- 挽范丞相五首蚤岁登三事,皇朝第一人。声名塞寰宇,功业在生民。千载风云会,三朝柱石臣。堂堂无复见,空忆吐车茵。
- 缘识眼识诸缘相,行持妙法存。明开邪见性,不见有无根。
- 偈颂八十五首沙鸥尽日戏江滨,几度浮来几度沈。渔笛一声惊起去,依前飞下碧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