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注释
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卒。
麤(cū)缯:粗制的丝织品。麤:同“粗”。
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预注:“大布,粗布。”裹:经历。
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
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
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瓠叶:《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囊空不办:引自《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蒵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只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唐杜甫《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唐赵氏《闻夫杜羔登第》诗:“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文子·道原》:“矜伪以惑世,畸行以迷众,圣人不以为世俗。”
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诏黄皆其辞也。”
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语出唐人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和董传留别问答

问:《和董传留别》的作者是谁?
答:和董传留别的作者是苏轼
问:和董传留别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和董传留别是宋代的作品
问:和董传留别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自 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
问: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下一句是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和董传留别赏析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横塘
    早潮才过晚潮来,一一轩窗照水开。鉴面无尘风不动,分明倒影见楼台。
  • 王虞部惠佳篇叙述昔与湘潭亡弟游从仍以亡弟
    薄宦红尘常拂面,早衰黄发已盈颠。棣华零落曾谁语,鸿羽萧条只自怜。已矣空闻怀旧赋,泫然犹获济江篇。殷勤慰我如君少,更悟之他友最贤。
  • 颂古二十八首
    师子咬人,狂狗逐块。三十里来方始悟,何似当初莫入去。
  • 端平乙未新元
    台历更新德未新,读书未济腹中贫。屡因快意行来错,却向閒中认得真。性性不忘千圣旨,惺惺毋欠满腔仁。荣枯冷暖自消长,但见流行总是春。
  • 木兰花
    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移来孔雀槛边栽,折向凤凰钗上戴。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
  • 东风第一枝 忆梅
    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是月斜、花外幺禽,霜冷竹间幽鹤。云淡淡,粉痕渐薄。风细细,冻香又落。叩门喜伴金尊,倚阑怕听画角。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甚时得、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
  • 赐刘辉及第
    治世求才重,公朝校艺精。临轩升造士,入彀得群英。并蹑云梯峻,联登桂籍荣。庇民思善政,慈惠体予情。
  • 寄集庆开山
    如意来尸释梵宫。雨花狼藉湿春风。自惭老矣无灵骨,日在深云听讲钟。
  • 墨池怀古
    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灵连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
  • 送街坊
    道在未能速说,钵空且要人持。蓦地街头筑著,方知此老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