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归国谣·双脸

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啊!多么漂亮的脸蛋啊!饰有彩凤的小篦子别在头上,闪着金光。她穿着旧日的舞衣,因风停息舞衣若无力般地下垂着,青白色与浅蓝色互相掩映。
锦绣的帷帐半掩着门窗,窗外的露珠使簟席更觉得清凉。她仍然戴着红心黄蕊色的花靥,眉间涂的黛色如两条远山。

注释
⑴归国遥:词牌名,又作“归国谣”。
⑵“双脸”二句:写头面形象。双脸:两鬓。篦(bì):梳头的工具,比梳子齿密。小凤战蓖:精细的彩凤绘在蓖子之上。战蓖,即蓖子,疑是如蓖子形的首饰。《花间集》“战篦”连用二次,均见温词中,双音词。金飐(zhǎn)艳:金光闪闪,艳丽耀眼。《说文》:飐,风吹浪动也。
⑶“舞衣”二句:写穿着。敛:收敛,引申为停歇。藕丝:颜色之一,指青白色,这里借代为衣裙。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秋色:浅蓝色。
⑷绣帷:绣花帷幕。
⑸“露珠”句:窗外树上有了露珠,簟席便益觉清凉。温庭筠诗《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清:使簟席清凉,形容词使动用法。
⑹“粉心”二句:写面饰。花靥(yè):妇女面上的妆饰物。明杨慎《丹铅录》:“唐韦固妻少为盗所刃,伤靥,以翠掩之。女妆遂有靥饰。”又唐段成式《西阳杂俎》:“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花间集》中,“翠靥”、“花靥”、“金靥”、“金靥子”、“星靥”均指此种妆饰。

归国谣·双脸问答

问:《归国谣·双脸》的作者是谁?
答:归国谣·双脸的作者是温庭筠
问:归国谣·双脸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归国谣·双脸是唐代的作品
问:归国谣·双脸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 出自 唐代温庭筠的《归国谣·双脸》
问: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 的下一句是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问:出自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温庭筠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十日宋省斋有谓不及同登南山独步乌聊山
    我辈登高嶮更遥,闻君独步上乌聊。休嗟昨日浑无兴,须信明年尚有条。节后黄花香未减,年高黑鬓雪偏饶。拂笺续罢新诗句,回乎重阳越一朝。
  • 示叶令
    舟楫三吴客,江湖二月寒。交情元自淡,酒味莫嫌酸。日者坐何事,君乎能自宽。不来同一醉,何以解忧端。
  • 题五泄瀑布四首
    玉龙千丈自夭矫,飞雨十里长廉纖。愚柳一见心眼爽,未须界围观水帘。
  • 康氏端斋
    於下地能取友,人已两无偏。立行有如此,前修宜比肩。吟情近风雅,胸次着林泉。愧我全迂避,交游又十年。
  • 了斋自警六首
    手在何忧弓力强,巧穷那得秘穿杨。太和有味人人饮,谁识醒时是醉乡。
  • 菩萨蛮(和夏中玉)
    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青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
  • 奉和秘监洪丈迎谏议徐公建除之什并次元韵
    建极翊皇舆,蓬庐怀致主。除书肆时夏,提纲众目举。满朝想风采,爱及巾垫雨。平平戒自守,落落进攻取。定倾繄其人,防秋今尚暑。执舆岣嵝岭,栉风闽海浦。破的出新诗,江山缭樽俎。危机见未萌,刚鲠殊不吐。成宪万方瞻,作者七人数。收召无遗贤,商山非为吕。开悟尧舜心,亢宗诚刻苦。闭门踰厥垣,孰与驱驰许。
  • 初夏六首
    霹雳疑天裂,滂沱剧海翻。势来能许怒,事过了无痕。朱已泥樱核,青还茁菲根。晚晴听人说,溪涨近城门。
  • 吴正宪岁端帖赞
    浓如夏木森葱蒨,淡若秋波横组练。端方亭亭复妍婉,有肉不俗骨不软。情真字楷意萧散,如在竹宫乐閒燕。九光玉籍观文殿,字曰冲卿谥正宪。
  • 绝句三首
    楚天落日暮云浮,痛饮狂歌不觉愁。醉眼山光似乡曲,怎知身在汉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