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山居即事
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
闲日永,眠黄犊。
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几只轻盈的鸥鸟飞来,把满湖碧绿澄澈的湖水都扰动了。还有不知哪里来的一双紫鸳鸯,也故意加进来逐水嬉戏,争闹不休。我一面细读《离骚》,一面举杯痛饮;在饱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辞各种肉食美味。附近还有一道瀑布,犹如明珠飞溅,供我观赏,它不停地倾泻着,日日足有三千斛。
春天,雨水丰足,新播下的谷种长出了碧绿的秧苗;进入农闲的时节,小黄牛懒散地打着瞌睡。地里的麦子熟了,有如连绵不断的黄云;蚕房里白花花的新茧簇拥着,恰似堆堆白雪。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经可以满足了;如粟坏带不满足 那什么时候井满足够。几位老农见我闲着没事,就邀我到东园去走走,说是枇杷已经熟了。
注释
一泓(hóng):一片清水从诃中所写“被野老、们扶入东园”的情况看,似指作者晚年住地江西铅山的带湖。
鸂(xī)鶒(chì):水鸟。又名紫鸳鸯。故来:常来,说是特意来,也通。
饱看修竹何妨肉:苏轼《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辛词则谓赏竹和食肉两不相碍。修:高。
斛(hú):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后又改为五斗。
秧(yāng)新谷:稻子长出新的秧苗。
闲日永:因为没事干,觉得日子长。
犊(dú):小牛。
雪堆蚕簇(cù):白花花的新茧簇拥着,恰似堆堆白雪。
云连麦垄:田野成熟的麦子,像连天的黄云。
枇杷(pí pá):一种水果。
满江红·山居即事问答
问:《满江红·山居即事》的作者是谁?
答:满江红·山居即事的作者是辛弃疾
问:满江红·山居即事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满江红·山居即事是宋代的作品
问:满江红·山居即事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出自 宋代辛弃疾的《满江红·山居即事》
问: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的下一句是 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
问:出自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满江红·山居即事赏析
本词题目为“山居即事”,词的内容扣紧题目来写,描写老词人初夏季节的山居生活清闲情景,表现老词人满足于这风景优美、人情淳朴的山村生活环境的安适情怀。
上片主要描写初夏季节优美的自然风景,突出自己山居生活环境的清幽绝尘和自我情怀的自然惬意。起二韵笔中带趣,曲折起伏地写出水鸟飞来瓢泉碧水潭中的风景,动中含静。写轻鸥飞来,群集水面,划破瓢泉如镜子似的碧水的优美景象。一语“点破”,把瓢泉先前的平静如镜与现在的涟漪乍起就都表现出来了。这是破静入动的第一层意思。其次,轻鸥的到来,不仅会有动作,而且会有声音,轻鸥的鸣叫词面虽然未写,但是,它们的声音自然被暗融于画面中。这是瓢泉景象由静入动的第二层意思。所以,第一韵就已生意毕出。接韵更“锦上添花”,写不常见的一双紫鸳鸯飞来与轻鸥争浴的景象。“更何处”一语,体现出词人看见紫鸳鸯比看见常见的轻鸥更为欣喜的感情。“故来”一词,也是语中含情,仿佛这多情的紫鸳鸯,有意赶热闹、有意要令词人开心。起头才两韵,就已经把水鸟毕集的景象写得极为热闹。第三韵不再以景显情,而是直接转回自身,写自身自然惬意的心境。本来,读《离骚》的行为本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人内心如同《离骚》作者一样的感情郁结,是胸中块垒转借《离骚》发,但是此处因为借用了一个“读《骚》痛饮为名士”的典故,再加上整体语境又是那样安适,主旨又是谈论满足的境界者,所以这里的“读《骚》痛饮”只是使人产生他严然名士、自具风流的联想。至于“看竹”一句,则是在苏轼的原诗上再翻进一层,不仅表现他比苏轼更趋于达观、对“看竹”与“吃肉”二事不强作雅俗分别的混沌境界,而且也表现出他目前生活安稳清闲、有“竹”有“肉”。“何妨”一词,最具韵味。上片末韵,复归到优美的自然景象的描写,描写山上飞泉流珠泻玉的清美景象,使瓢泉的景色突破“一泓澄绿”的格局而具有更开阔、纵深的空间效果。同时,飞泉日日献明珠的措辞,反映出了词人满足于如此清美景象、不以清贫为耻的精神境界。下片主要表现山居生活环境的宁静悠闲、饱满自足和人情的淳朴亲厚。过片接“有飞泉”一韵而来,写酣畅的春雨过后,田间陇上生意自然的景象。春水注满了田间,得到水分充分滋养的秧苗,生意充沛;忙完了农耕后的黄牛安适地度过它闲暇的白日。总之,一切处在自在的状态中。接韵以一“看”字领起,词人充满喜悦地向读者指点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田陇上快成熟的麦子,恍若连天的黄云;蚕房里已吐出的蚕丝,正似朵朵白雪。至此,五月乡野的生机,被绿色的秧苗、黄色的麦穗、白色的新丝勾勒出一幅简朴而大方的图画。难怪词人在描写了乡野的自然美景和田园美景之后,要发出满足的叹息。“若要”一韵,情中含理又带有以理遣情的痕迹,滋味最是蕴藉隽永。它写出了词人对此田园风景的满足感,也传递了词人志愿未得实现的微憾感,而终归于以理遣情的平静旷达。结韵更突出地显示出乡野生活的人情美:野老热情相邀,扶他到枇杷园中尝新的画面,显示出一种亲切淳朴的乡野的友情,借这一镜头,词人传达出了自己与晚年的陶渊明一样融化于简单淳朴的田园生活的情意。
-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淡日浓云合复开,碧嵩清洛远萦回。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
- 折扬柳行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隤。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仰悲朗月运。坐观琁盖回。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升龙悲绝处。葛藟变条枚。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叹。弭意无足欢。愿言有余哀。
- 【正宫】端正好美妓墨点柳眉新,酒晕桃腮嫩,破春娇半颗朱唇,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滚绣球】藉丝裳翡翠裙,芭蕉扇竹叶樽。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颤巍巍雾鬟云鬓,胭脂颈玉软香温。轻拈翠靥花生晕,斜插犀梳月破云。误落风尘。【倘秀才】莫不是丽春园苏乡的后身,多应是西厢下莺莺的影神,便有丹青画不真。妆梳诸样巧,笑语暗生春。他有那千般儿可人。【脱布衫】常记的五言诗暗寄回文,千金夜古断青春。厮陪奉娇香腻粉,喜相逢柳营花阵。【醉太平】这些时春寒绣裀,月暗重门,梨花暮雨近黄昏,把香衾自温。金杯不洗心头闷,青鸾不寄云边信,玉容不见意中人。空教人害损。【随煞】想当日一宵欢会成秦晋,翻做了千里关山劳梦魂。漏永更长烛影昏,柳暗花遮曙色分。酒酽花浓锦帐新,倚玉偎红翠被温。有一日重会菱花镜里人,将我这受过凄凉正了本。
- 五月宿江阴军葛公绰草堂曾解征衣寄草堂,枕边泉石自生凉。休论仙诀能延寿,暂得身閒梦亦长。
- 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绝句寥昔十年字,新今百八篇。男儿自传世,何必托彼传。
- 相和歌辞。三妇艳诗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 凤凰台危台飘尽碧梧花,胜地凄凉属梵家。凤入紫云招不得,木鱼堂殿下饥鸦。
- 朝中措(梅月圆)为兹春酒寿时翁。我辈一尊同。香动梅梢圆月,年年先得东风。冰溪清浅流环玉,莲幕漫从容。但愿人生长久,挥弦目送飞鸿。
- 小巷萧条一径微,来往觉人稀。忽听邻家闹,欢寻稚子归。卷书真是懒,添火且相依。强起扶行处,斜阳正满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