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吹,来访雁丘处。
摸鱼儿问答
问:《摸鱼儿》的作者是谁?
答:摸鱼儿的作者是元好问
问:摸鱼儿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摸鱼儿是金代的作品
问: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出自 金代元好问的《摸鱼儿》
问: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的下一句是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问:出自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
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摸鱼儿赏析
“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 ,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古人认为 ,情至极处,“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许”是对至情至爱的盛赞,这“直教”二字,则声如巨雷 ,惊天地,泣鬼神。“天南地北”二句写雁的生活 。“双飞客”即为雁 。大雁秋南下而春北归,双飞双宿,形影不离,经寒冬,历酷暑,多像人间的那一对痴男怨女 。无论是团聚 ,还是离别都仿佛眼前,刻骨铭心。“君应”四句揣想雁的心情。“君”指殉情的雁。侥幸脱网后,想未来之路万里千山,层云暮雪 ,形孤影单,再无爱侣同趣共苦,生有何乐呢?不如共赴黄泉吧,这里对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的热血不由不沸腾起来。
过片后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但现在这里却箫鼓绝响,只余烟树 ,一派凄冷,“横汾”横渡汾水。汉武帝《秋风辞 》有汎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秋风辞》有“箫鼓鸣兮发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 ,山鬼枉自哀啼 。“招魂楚些”意为用“楚些”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 ,故言“楚些”。“何嗟及”即嗟何及。《诗经·王风》中有“何嗟及矣,”元词本此 。“山鬼”“啼风雨”本自《 楚辞·九歌·山愿》“杳冥冥兮羌书晦,东风飘兮神买雨。”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地妤”二句,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词人对殉情大雁的礼赞 。“千秋”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总之,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
-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岩岩迥不与凡同,骨有余清岂久穷。雅趣未应为独行,皇恩犹许是三公。
- 天净沙画楼徙倚栏杆,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落花懒慢,罗衣特地春寒。
- 愁倚阑(三荣道上赋)山无数,雨萧萧。路迢迢。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梦随春絮飘飘。知他在、第几朱桥。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
- 梅花喜神谱欲开八枝斗醉石亦醉,无量不及乱。独醒谁得知,憔悴沧江畔。
- 小胡笳引(桂府王推官出蜀匠雷氏金徽琴请姜宣弹)雷氏金徽琴,王君宝重轻千金。三峡流中将得来,明窗拂席幽匣开。朱弦宛转盘凤足,骤击数声风雨回。哀笳慢指董家本,姜生得之妙思忖。泛徽胡雁咽萧萧,绕指辘轳圆衮衮。吞恨缄情乍轻激,故国关山心历历。潺湲疑是雁鸊鹈,砉騞如闻发鸣镝。流宫变徵渐幽咽,别鹤欲飞猿欲绝。秋霜满树叶辞风,寒雏坠地乌啼血。哀弦已罢春恨长,恨长何恨怀我乡。我乡安在长城窟,闻君虏奏心飘忽。何时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弯明月。
- 送曾彦思减罢赴阙马首成南渡,西风木叶疏。去程烟雨外,孤馆别离初。未试平戎策,空怀逐客书。汉皇方问赋,谁复荐相如。
- 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草径江村人迹绝,白头病卧一书生。窗间月出见梅影,枕上酒醒闻雁声。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 山中示弟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 九华山扁舟重过九青莲,极目空明思浩然。可是画工烦刻画,只因山骨偶枝骈。风高迥认龙腾海,云散初疑剑插天。剩采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伫飞仙。
- 题武关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皆缘不得空门要,舜葬苍梧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