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五首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注释
安仁:县名,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名余江县。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舟过安仁五首问答
问:《舟过安仁五首》的作者是谁?
答:舟过安仁五首的作者是杨万里
问:舟过安仁五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舟过安仁五首是宋代的作品
问: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出自 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五首》
问: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的下一句是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问:出自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舟过安仁五首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 寄巨山分携六换禁城烟,梦也慵飞到日边。采笔尚怀貂可续,冰衔时许雁遥传。紫薇院静君宵直,绿苎村深我昼眠。会身急流归亦好,双筇同访幔亭仙。
- 渔家傲门外平湖新雨过。碧烟一抹鸥飞破。水木细将秋色做。云影堕。满溪芦荻西风大。沙嘴渔舟来个个。霜鳞入脍炊香糯。歌罢沧浪谁与和。闲不那。茅檐独对青山坐。
- 满庭芳(次仁和韵,时欲之官永兴)二十年间,旧游踪迹,梦飞岳麓湘湾。征衫再理,秋老菊花天。为客问君何好,爱水光、山色争妍。经行处,旗亭酤酒,曾记屋东偏。噫其,吾甚矣,不断蹇拙,欲斗婵娟。办轻舆短艇,强载衰颜。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须相忆,新诗赋就,时复寄吴笺。
- 天平先陇道中,时将赴新安掾霜桥冰涧净无尘,竹坞梅溪未放春。百叠海山乡梦熟,三年江路旅愁生。松楸永寄孤穷泪,泉石终收漫浪身。好住邻翁各安健,归来相访说情真。
- 中夜起初月不到晓,夜色何冥冥。独立秋江上,风波卷寒星。
- 过九成宫旧址二首不见六龙驻跸,空余五栝阴森。当日宫前流水,潺湲直到如今。
- 江南行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水国多愁又有情,夜槽压酒银船满。细丝摇柳凝晓空,吴王台榭春梦中。鸳鸯鸂鶒唤不起,平铺绿水眠东风。西陵路边月悄悄,油碧轻车苏小小。
- 南园筑小堂邻里侯旸献上梁文戏成小诗记实解半亩园林数尺堂,凡花疏竹小池塘。平泉绿野休相笑,事业功名合自量。
- 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 听雨堂二首竹径参差人不知,窈然终日坐题诗。我来欲去仍遗恨,不见萧萧风雨时。
- 10喵喵探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