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李遥买杖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吏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备至。遥实买杖,而鬻杖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通随州,而大洪杀1*1人之罪遂败。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个在出售拐杖的人,因为价钱便宜,就用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这时秭归城中恰好又有一个村民被人所杀,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识出了拐杖,说:“这是我父亲的拐杖。”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一切拷打的手段都用尽了。李遥确实是买的拐杖,然而卖拐杖的人已不见了,李瑶无法还给自己清白。官府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最终不知道那个卖拐杖的人是谁。集市上的人千千万万,而李遥恰巧遇到卖拐杖的人,就此牵连到他的过去导致隐情败露,这一件事也真的蹊跷啊。

注释
随州: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东。
逾年:第二年.
秭归:地名,在今湖北省西部。
至:到
数:几
是:这
适:正好,恰好
为:被
验:检验
榜掠备至:受尽拷打。
实:确实
通:押送到。
败:败露。
怪:对..........感到奇怪

李遥买杖问答

问:《李遥买杖》的作者是谁?
答:李遥买杖的作者是沈括
问:李遥买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李遥买杖是宋代的作品
问:李遥买杖是什么体裁?
答:文言文
问: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出自 宋代沈括的《李遥买杖》
问: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的下一句是 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
问:出自沈括的名句有哪些?
答:沈括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九日三首
    河朔今将到,山阳近欲行。老怀惊聚散,一酌慰平生。陋巷连墙久,长淮照眼明。到官纷讼牒,应忆此时情。
  • 七月二十一日午睡梦泛江风涛甚壮觉而有赋
    梦中不记适何邦,风饱蒲颿入大江。久矣眼中无此快,蹴天雪浪溅船窗。
  • 自豫章还赣至万安始得风
    解缆将逾月,归帆始遇风。只消三数日,能得几何功。天意非相简,诗人固自穷。江山清绝处,吾亨亦吾通。
  •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豪士宁沦鬼趣中,曼卿昔去管芙蓉。君今定作梅花主,来往山间傥一逢。
  • 点绛唇(题雪中梅)
    春遇瑶池,长空飞下残英片。素光围练。寒透笙歌院。莫把寿阳,妆信传书箭。掩香面。汉宫寻遍。月里还相见。
  • 重赋章台
    杨花满地飞蝴蝶,钗梁露湿罗衣怯。脸痕玉涧拂红膏,颜色如花命如叶。鲤鱼风起蒲叶香,莺啼燕舞春日长,堕红残萼断君肠。悮逐浮萍转零落,自古佳人多命薄。
  • 早梅香
    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琼苞,拟将胭脂,轻染颜色。素质盈盈,终不许、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赋与,寿阳妆饰。独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别。为报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须攀折。醉赏吟恋,莫辜负、好天风月。恐笛声悲,纷纷便似,乱飞香雪。
  • 赠医者川郭
    川郭颠强甚,平生挟术游。老犹携侍女,贫不诌公俟。用药多投病,酬钱或掉头。金陵官酒贵,应典旧貂裘。
  • 失调名
    海棠著雨透胭脂。
  •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