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李遥买杖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吏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备至。遥实买杖,而鬻杖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通随州,而大洪杀1*1人之罪遂败。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个在出售拐杖的人,因为价钱便宜,就用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这时秭归城中恰好又有一个村民被人所杀,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识出了拐杖,说:“这是我父亲的拐杖。”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一切拷打的手段都用尽了。李遥确实是买的拐杖,然而卖拐杖的人已不见了,李瑶无法还给自己清白。官府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最终不知道那个卖拐杖的人是谁。集市上的人千千万万,而李遥恰巧遇到卖拐杖的人,就此牵连到他的过去导致隐情败露,这一件事也真的蹊跷啊。

注释
随州: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东。
逾年:第二年.
秭归:地名,在今湖北省西部。
至:到
数:几
是:这
适:正好,恰好
为:被
验:检验
榜掠备至:受尽拷打。
实:确实
通:押送到。
败:败露。
怪:对..........感到奇怪

李遥买杖问答

问:《李遥买杖》的作者是谁?
答:李遥买杖的作者是沈括
问:李遥买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李遥买杖是宋代的作品
问:李遥买杖是什么体裁?
答:文言文
问: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出自 宋代沈括的《李遥买杖》
问: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1*1人亡命 的下一句是 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
问:出自沈括的名句有哪些?
答:沈括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题大盈驿壁
    西风落莫空馆,暮色迷蒙远恋。家近不妨酒尽,夜寒陡怯衣单。
  • 病眼
    寄身虽闲念未除,敌念赖有前贤书。如何昏花接旬月,古史散落经耘锄。我知禀赋分量浅,费出稍泰寻空虚。衣服饮食悉若此,耳目形体应相如。此如用多阴困阙,不似缓节安虚徐。解衾卧稳省开目,细琐悉悉分虫鱼。异时意气尚换举,欲取功烈规名誉。从天且乞一双眼,此外不敢求赢馀。
  • 【双调】风入松_忆旧怨东风
    忆旧怨东风不到小窗纱,枉辜负荏苒韶华。泪痕湮透香罗帕,凭阑干望夕阳西下。恼人情愁闻杜宇,凝眸处数归鸦。唤丫鬟休买小桃花,一任教云鬓堆鸦。眉儿淡了不堪画,愁和闷将人禁加。咫尺间那人在家,浑一似阻天涯。记前日席上泛流霞,正遇着宿世冤家。自从见了心牵挂,心儿里撇他不下。梦儿里常常见他,说不的半星儿话。忆刘郎当日到仙苑,使自家心绪悬悬。眼儿里见了心儿里恋,口儿里不敢胡言。朝夕里只得告天,何时得再团圆?
  • 雨后过东山
    羸骖破帽约轻寒,破费春风半日閒。一事无成年四十,又随花柳过东山。
  • 送唐介南迁五首
    谏逐古今有,例为朝政疵。况与廊庙臣,世复恶其私。安危治乱迹,此事姑置之。傥未监谤者,失得何须悲。
  • 效进士作三年通一经
    岁月去如矢,横经徒慨然。谁能通一艺,真不负三年。用意窥园外,收功刻楮边。幽光回蠹简,新意出陈编。上相黄金重,诸儒白首鲜。同声不同调,叹息伯牙弦。
  • 惠州作
    手撷春畦爪甲香,黄荑紫笋快先尝。我今骈邑无三百,只有园蔬一味长。
  • 梅花
    锈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 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
    横笛临吹发晓军,元戎幢节拂寒云。搜山羽骑乘风引,下濑楼船背水分。天际兽旗摇火焰,日前鱼甲动金文。马毛不汗东方靖,行见萧何第一勋。
  • 晨坐寓兴
    清晨坐虚斋,群动寂未喧。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境来每自惬,理胜或不言。亭柯见荣枯,止水知清浑。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