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的肌肤纹理之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恐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他。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大夫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因此我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释义
扁鹊(què):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鄚(mò)(今河北任丘市)人,他是扁鹊学派的传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沿用他师傅的名字来称呼他,以此表达对他的尊敬。扁鹊学派的最后传人是宋代的窦材,著有《扁鹊心书》,他曾说,历史上有三个扁鹊,“上古扁鹊者,扁鹊也;中古扁鹊者,秦越人也;当世扁鹊者,大宋窦材是也。”
蔡桓公: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
立:站立。
有间(jiān):一会儿。
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恐:恐怕,担心。
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好(hào),喜欢。(另解:好(hào),习惯。医生习惯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读法: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医生。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好(hào),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病。(自古上工治未病。)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肌肤:肌肉。
将:要。
应:答应,理睬。
居:用于表时间的词语前,表示已经经过的时间。
居十日:待了十天。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益:更,更加。
望桓侯而还(xuán)走: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还,回转,调转。走,小步快跑。
故:特意。(另解:于是。)
汤熨: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熨,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汤,用热水或药水敷治。这个意义后写作“烫”。熨,用粗盐或艾草等东西外用热敷。
及:达到。
针石: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和用砭石制成的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调配,调剂。这个意义后写作“剂”。22.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属,隶属,管辖。23.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是以:以是,因此。(另解:请,询问。)
使:指使,派人。
索:寻找。
遂(suì):于是,就。
扁鹊见蔡桓公问答
问:《扁鹊见蔡桓公》的作者是谁?
答:扁鹊见蔡桓公的作者是韩非
问:扁鹊见蔡桓公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扁鹊见蔡桓公是先秦的作品
问:扁鹊见蔡桓公是什么体裁?
答:文言文
问: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出自 先秦韩非的《扁鹊见蔡桓公》
问: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的下一句是 ”桓侯曰:“寡人无疾。
问:出自韩非的名句有哪些?
答:韩非名句大全
扁鹊见蔡桓公赏析
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通过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同时给人们以启迪: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全文叙述生动,条理清晰。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简洁、传神。
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负、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文中深刻揭示了及时医过,防微杜渐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
- 原上闭门遗日月,原上感年华。久旱无场藿,重阳有野花。萧萧几家静,脉脉一歧赊。向晚悠然去,秋风马尾斜。
- 山居杂诗九十首顷职古器事,三代考纤悉。闳异必夏商,形模且朴质。其间盛款识,鼓文俨周室。固知文武隆,牧敦当第一。
-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清世容高卧,翻作幽窗枕上声。
- 赋桥造舟浮谓日,鞭石表秦初。星文遥写汉,虹势尚凌虚。已授文成履,空题武骑书。别有临濠上,栖偃独观鱼。
- 高台寺高台夫如何,山后此为最。手摩白云顶,足躡飞鸟背。我从樟树来,上上八十里。向来所历峰,下视皆积块。空中闻夜雨,声若万马溃。却问山前人,天晴正收刈。
- 水调歌头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简子似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麟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义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娟娟。
- 墨妙堂断石残碑聚一堂,螭蟠凤舞费平章。颜苏喜得初平侣,名节知无愧范濠。
- 乐将殚恩未已应诏诗凄锵笙管遒。参差舞行乱。轻肩既屡举。长巾亦徐换。云鬓垂宝花。轻妆染微汗。羣臣醉又饱。圣恩犹未半。
- 醉歌六宫宫女泪涟涟,事主谁知不尽年。太后传宣许降国,伯颜丞相到帘前。
- 邓觉非寓舍即事老屋幽深静掩门,四围多有古碑存。庭前黄叶无人归,留得秋风在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