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

注释
长干行:乐府曲名。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临:靠近。
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问答

问:《长干行·家临九江水》的作者是谁?
答:长干行·家临九江水的作者是崔颢
问:长干行·家临九江水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长干行·家临九江水是唐代的作品
问:长干行·家临九江水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出自 唐代崔颢的《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问: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的下一句是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问:出自崔颢的名句有哪些?
答:崔颢名句大全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赏析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一个舟行女子只因听到乡音,觉得可能是同乡,便全然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拘束而停舟相问,可见其心情的急切。而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她盼望见到同乡的喜出望外的心情。这是因为乡音让她感到亲切,乡音让她产生要见到家乡亲人的冲动。这一切都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男子的答话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话虽是出自男子之口,却是对俩人共同的飘泊生涯的叹息,是长年流落在外的无奈。这叹息也是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诗人捕捉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抒写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双溪堂晚集
    北风呼云生夕阴,小松稚竹俱萧森。双溪主人不孤斟,好文尚类肯见寻。坐中少监乐登临,清谈亹亹知古今。有句不吐藏之深,而令下士寒螿吟。
  • 如梦令
    传与东坡尊舅。欲作栏干护佑。心性慢些儿,先著他人机构。虚谬。虚谬。这段姻缘生受。
  • 狼山
    天外奇峰认九华,路人指点是狼牙。他年刻石题车马,会遣山前属汉家。
  • 洞庭寄所思
    日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书中自报刀头约,天上三看破镜飞。孤浪谩疑红脸笑,轻云忽似舞罗衣。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 乱中寄友人
    别来难觅信,何处避艰危。鬓黑无多日,尘清是几时。人情将厌武,王泽即兴诗。若便怀深隐,还应圣主知。
  • 春晴
    燕子来时,清明过了,桃花乱飘红雨。倦客凄凉,千里云山将暮。泪眸回望,人在玉楼深处。向此多应念远,凭栏无语。芳菲可惜轻负。空鞭弄游丝,帽冲飞絮。恨满东风,谁识此时情绪。数声啼鸟,劝我不如归去。纵写香笺,仗谁寄与。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两眼碧,一面黄。舌头不掉,鼻孔难藏。老兔静弄魄,灵犀通得光。历历机感兮,何用思量。
  • 唐乐府十首望归马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征兵。
  • 贺新郎
    绿长宫阶蓂九。近黄锺、薰晴爱日,渐添宫绣。乾鹊檐头声声喜,催与东屏祝寿。怪一点、星明南斗。玉燕当年储瑞气,记垂弧、共醉蓬莱宫。无杰语,为觞侑。英风耿耿拿云手。向青春、蟾宫已步,桂香盈袖。却要诗宫成曲糵,酝酿锦心绣口。待匣里、青萍雷吼。今日功名乘机会,笑谈间、首入英雄彀。看父子,继蓝绶。
  • 和朱成伯
    劫劫官身未许收,江山到处发诗愁。弃繻西上今将老,襆被东来又欲秋。安得紫箫横鹤背,漫从清钓觅羊裘。黄梅正作冥冥雨,每咏新篇兴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