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注释
题解:此词原无题,乾道本题作“荆州约马奉先登城楼观塞”。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调名下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霜日:指秋天。一说秋天的太阳。明霄:明净的天空;晴朗的天空。蘸(zhàn):沾染,沾取液体。水蘸空:指远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鞘(shāo):装刀剑的套子,一说鞭鞘,这里指马鞭。鸣鞘声:刀剑出鞘声。一说指行军时用力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绣旗:绣有图案的军旗。
有无中:若有若无。
烽火北:当时荆州已成南宋边界,谓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已在火线的北面。
尊:同“樽”,酒杯。酒器。戍楼:有军队驻防的城楼。
酒阑:饮酒将尽。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问答
问:《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的作者是张孝祥
问: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是宋代的作品
问: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霜日明霄水蘸空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霜日明霄水蘸空 出自 宋代张孝祥的《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
问:霜日明霄水蘸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霜日明霄水蘸空 的下一句是 鸣鞘声里绣旗红。
问:出自张孝祥的名句有哪些?
答:张孝祥名句大全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赏析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张孝祥正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在荆州,这首《浣溪沙》,就是这时候写的。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张孝祥约着友人马举先登上荆州城楼。荆州本是祖国内地的一座城池,可是如今却成了边塞之地,这本身就够让人痛心的了。具有满腔爱国热忱的张孝祥,面对破碎的山河,哪里还有心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更何况极目远望,看到的不过是烟尘滚滚,战旗飘舞的战场,再听到那撕裂心肺的马鞭声,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更加沉痛了。上边写景,逼真地烘托出“边塞”的气氛、作者的心情。
下片直写作者对中原故国的怀念。眼前已是遍地烽火,“万里中原”的大好河山还在烽火以北遥远的北方,想起中原故土,想起中原的遗民,作者感慨万端,无可奈何,只好借酒浇愁。可是,“一尊浊酒”又怎么能将满腔悲愤抑制下去呢?喝完了酒,面对萧瑟的秋风,作者终于禁不住泪流满面了。
全词只有六句,四十二个字,却表现了颇为博大的主题思想。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现得淋漓尽致。本词写情真切,景物描写、气氛烘托、感情抒发巧妙组合,辉映成篇,作者的艺术技巧,由此也可见一斑。
- 雹穷谷结时雷已动,荒台看处雪犹埋。崩腾沙雳乘风下,宛转珠玑压雨来。已激山声如骇浪,更回天色似寒灰。何繇得见晴辉上,愁放昏昏睡眼开。
- 题紫微观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冷杏花稀。碧桃泥我传消息,何事人间更不归。
- 又湘妃诗四首(一作女仙题湘妃庙诗)渺渺三湘万里程,泪篁幽石助芳贞。孤云目断苍梧野,不得攀龙到玉京。碧杜红蘅缥缈香,冰丝弹月弄清凉。峰峦一一俱相似,九处堪疑九断肠。玉辇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自从泣尽江蓠血,夜夜愁风怨雨来。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相约杏花坛上去,画阑红子斗摴蒱。
- 绝句六十四首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兽捉来令死斗,炼成一块紫金霜。
- 哭沈行彦宫教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藜羹不粒。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
- 晚食从为此腹负将军,淡饭投虀现报身。三月不曾知笋蕨,梦魂敢到水晶鳞。
- 吕丞相生日日躔析木当良月,辰象煌煌森罗列。勿惊昴宿下天来,果向明时作人杰。巍巍德望冠簪缨,鲁国真儒独擅名。五百年来世希有,端为社稷万人生。胸中素抱经纶术,致身便欲扶王室。不学磻溪坐钓矶,洗光直取虞渊日。艰难将相罕全才,天使我公居上台。公能以道佐人主,四海俱知天意回。苍生政尔资霖雨,未许超然成独处。伫看丹诏下严宸,会见敖叔三相楚。向来忠烈已无前,此去勋庸非偶然。便使呼乾韩朝魏阙,直须光复旧山川。富贵功名人所欲,世间万事今合足。龙门客至亦何言,独有长年为公祝。但愿我公如汾阳,二十四考中书堂。他年更伴赤松游,永作汉家张子房。
- 赠兵部尚书鲁肃简公挽词三首伟望岩岩峻,忠言谔谔昌。门无谢恩客,帷有献书囊。王骏封侯晚,臧孙树德长。都门萧鼓发,行路泣云亡。
- 松一树乔乔迥出林,兔丝千尺际清阴。怒枝伸缩苍龙臂,翠顶盘醒老鹤心。古藓皴皮藏冻蜕,细风入叶转幽琴。婆娑独秀青山里,定有茯苓无处寻。
- 长相思·云一涡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