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三章章五句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曲江秋气肃杀景物萧条,枯折为菱荷随着波涛漂摇,飘泊他乡的我啊空叹岁目已老!
江边的素沙冲刷着白石,哀呜的孤雁将同伴寻找。
即事吟诗既非今体又非古体,激越的歌声摇动着丛生的草木,江边的华屋比比相连难以计数。
我能甘心忍受贫苦,弟侄们何必为我泪落如雨。
我已断定此生艰难而不去问天,幸好杜曲那边还有几亩桑麻田,所以我将移居终南山边。
短衣匹马追随李广的足迹,射杀猛虎以度过余年。
注释
曲江:一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为汉武帝所造,因池水曲折而得名。唐开元中疏凿为游赏胜地,南有紫云楼和芙蓉苑,西有杏园和慈恩寺,春秋佳日,游人如云。
萧条:寂寥冷落。
游子:杜甫自谓。嗟(jiē):感叹。垂二毛:年将老意。二毛,头发斑白。
白石素沙:即净石白沙。相荡:谓白石素沙在水中相荡磨。
哀鸿:孤雁哀鸣。曹:同类。
即事:眼前事物。后因称以书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为即事诗。今:今体。古:古体。
“长歌”句:宋玉《风赋》:“蹶石伐木,捎杀林莽。”此句意谓长歌当哭,悲愤激烈,声震草木。长歌,连章叠歌之意。激越,歌声浑厚高亢。捎(shāo),摧折。林莽(mǎng),丛生的草木。
比屋豪华:形容富贵豪宅之多。比,相接连。
吾人:犹我辈,指杜甫自己。
何伤:为何伤心。
自断:自己判断。休问天:不必问人。
杜曲:地名。亦称下杜,在长安城南,是杜甫的祖籍。杜甫困居长安时,尝家于此。桑麻田:即唐之永业田。《新唐书·食货志一》:“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卜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永业之田,树以榆、枣、桑及所宜之木,皆有数。”规定植桑五十株,产麻地另给男夫麻四十亩,故称“桑麻田”。
南山:指终南诸山。杜曲在终南山麓,所以称“南山边”。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善骑射。
残年:犹余生。
曲江三章章五句问答
问:《曲江三章章五句》的作者是谁?
答:曲江三章章五句的作者是杜甫
问:曲江三章章五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曲江三章章五句是唐代的作品
问: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出自 唐代杜甫的《曲江三章章五句》
问: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的下一句是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问: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曲江三章章五句赏析
这组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曲江是当时的游览胜地,据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当时考中进士的人,都聚宴于曲江亭庆贺,谓之曲江会。杜甫游曲江,有感仕途失意,遂有此作,以抒发自己抑郁情怀。
- 望夫词二首看看北雁又南飞,薄幸征夫久不归。蟢子到头无信处,凡经几度上人衣。何事经年断书信,愁闻远客说风波。西家还有望夫伴,一种泪痕儿最多。
- 铁笛行赠丁云屋斗牛之墟有伏龙,宝气夜起天为虹。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卧吟秋风。忽羞珠宫薄且阙,返形化作红炉雪。背负七星雷吐舌,五色石堕天惊裂。何人攜此过武亭,真仙东游弭节听。知音千载空翠屏,猿啼鬼哭烟冥冥。华表云深鹤一只,渺渺孤吟空八极。左呼庐阜老仙客,右呼西风古禅伯。江上暮云寒萧萧,梅花未动飘叶凋。红尾凤凰飞翠霄,好去瑶台吹玉箫。
- 送进士苏瞻乱后出家因乱事空王,孤心亦不伤。梵僧为骨肉,柏寺作家乡。眼闭千行泪,头梳一把霜。诗书不得力,谁与问苍苍。
- 送新酒糟蟹与贾之奇五首小酢银槽新拨醅,带糟郭索佐樽罍。一时送上天台友,助对梅花人举杯。
- 偈颂一百零二首以大圆觉,为我伽蓝。牛头向北,马头向南。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北负须弥,无息肩地。释迦老子,不善用心,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只得短气。瑞岩一众,善恶不思,机智俱泯。青松白石,饱饭憨眠。成龙升天,成蛇窜草,一丝毫羁绊他不得。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
- 偶吟近市心如水,居贫道未穷。关门度梅雨,欹枕受槐风。问学十年事,文章百世公。读多书有味,吟少句无工。
- 丹林有作黄金为殿净庄严,笃耨醲熏翡翠帘。正恐天风来拔宅,丁宁收取白银蟾。
- 醉花阴霓裳浅艳来何处。不是闲云雨。雪苑旧精神,燕席吟窗,昨夜生轻素。阑珊岂是东风妒。惜暗香分付。香在玉清宫,不惹年华,只带春寒去。
- 蝶恋花一搦腰肢初见后。恰似娉婷,十五藏朱牖。春色恼人浓抵酒。风前脉脉如招手。黛染修眉蛾绿透。态婉仪闲,自是闺房秀。堪惜年华同转首。女郎台畔春依旧。
- 嵩顶六月芍药初发谁言天地一无私,底事阳和到顶迟。暑气已交五六月,云中初见两三枝。可怜下土炎蒸日,却是青霄烂漫时,第有荣心莫嗟晚,物情先盛复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