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

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螿呻。
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生尘。
疲甿惫矣可更病,我作此诗当感神。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问答

问:《民病春疫作诗悯之》的作者是谁?
答:民病春疫作诗悯之的作者是范成大
问:民病春疫作诗悯之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民病春疫作诗悯之是宋代的作品
问: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螿呻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螿呻 出自 宋代范成大的《民病春疫作诗悯之》
问: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螿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螿呻 的下一句是 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问:出自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蹋鸱巾
    重译知书自贵珍,一生心愧蹋鸱巾。雨中折角君何爱,帝有衣裳易介鳞。
  • 辋川集。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 採香径
    缯甲如荼护此台,玉颜憔悴锦帆来。一蹊香草无蜂过,千里空葭有雁回。响屧藓埋丹凤迹,缕衣花变粉蛾灰。谁知子夜歌残日,树满西山似绿苔。
  •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半雨半晴山弄姿,湿云吹风不成痴。蘼芜渐遍楚宫碧,葡萄未涨巴江迟。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职加瑰奇。翠屏窥窗故娟妙,松峦映掩相参差。浮云击汰睨青壁,灵君一去今安之。吟情浩荡隘宇宙,万景敢云骄莫随。当年楚境半天下,孱王醉梦方昏疲。珊瑚玉佩赤帝女,星髾羽盖蜺旌旗。锡符赐荣岂无意,侍臣托讽褰帱帷。尹今文采继骚雅,梦得诗魂羞竹枝。吾行一百八盘上,鑽天但觉天云低。荒荒野驿虎豹怒,阴阴岭树猿猱嬉。危登险陟倦三伏,口呿背浃嗟胡为。岂知舟行有奇观,山灵秘惜留归时。青帘白舫夙已具,芒鞋布袜将从兹。胸中邱壑未尘土,头上岁月从驱驰。虽无胜具逐支许,尚有乐趣同周施。何当投劾便归去,发船打鼓清江湄。更催尺一唤公觐,同看二六浮修眉。常山蛇阵想鱼腹,建溪龙焙倾蟇颐。摊钱昼浪看三老,杖藜晚岸寻名缁。昔人汶岭寄书帖,更歌蜀道先吁嘻,未若尹外岳牧中丞疑,惠爱春江之赴沧海,清明秋月之挂峨嵋。尽驱三峡波涛笔,第入思齐访落诗。
  • 蝶恋花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 颂古四十八首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 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
    孙帝陵傍水最悲,蒋侯庙下月下迟。夜深客子心惊恐,猿挂南朝枫树枝。
  • 点绛唇
    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倚阑金翠。人在非烟里。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笙歌沸。画桥灯市。一夜惊桃李。
  • 发豫章后二首
    枫林灭没橘林多,酒户渔家奈若何。剩欲与渠论久住,一官老矣尚奔波。
  • 圬者王承福传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