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潜曜

愿以身代母,书焚上彻天。
若非神许我,未必字依然。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潜曜问答

问:《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潜曜》的作者是谁?
答: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潜曜的作者是林同
问: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潜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潜曜是宋代的作品
问:愿以身代母,书焚上彻天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愿以身代母,书焚上彻天 出自 宋代林同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潜曜》
问:愿以身代母,书焚上彻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愿以身代母,书焚上彻天 的下一句是 若非神许我,未必字依然。
问:出自林同的名句有哪些?
答:林同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颂古二十七首
    白牯问狸奴,虚空酬万象。电激不停踪,谷虚谁答响。啐兮啄兮,清机历掌。回头{左车右度}轹范春时,舌上葛藤长万丈。
  •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前朝无限贵公卿,后世徒能记姓名。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
  • 挽云屋徐侍郎
    阖朝奔逸荡无关,夜半潇潇风雨寒。世乱争先寻活路,时贫输与做穷官。平生自谓学无事,一死谅非君所难。到此彷徨犹不忍,国亡那敢计身安。
  • 夏日偶成六首
    晴湖卷箔挂窗时,三面山光翠霭低。渐放扁舟波浩荡,喜看台榭水东西。
  • 题凝翠阁
    日射新苔铸绿钱,山耸花屏草刺毡。剩把苔钱买风月,山屏低拥草毡眠。
  •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 无畏道人居观音院落奉寄一首
    松石真佳伴,云山得破颜。高人本无住,倦翮自知还。诗外尘缘尽,斋余齿颊閒。何消一句子,截断碧溪湾。
  • 故县作
    促促远行役,劳劳群仆夫。上漂以霖雨,下溅以泥途寒入骨胫裂,润兼巾裳污。行路何其难,我马亦已瘏。逢人问前舍,指点山墙孤。投得数间屋,惨寂日已晡。横流正浩荡,惊飚尚号呼。篝火就空室,排入如燕雏。投醪不及均,自酌以为娱。箕踞不尔责,但愿僵者苏。亦有蕲春酒,汩汩倾浅壶。
  • 水调歌头(送八舅朝请)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馀响落尊前。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 一翦梅(送冯德英)
    说着相思梦亦愁。芳草斜阳,春满秦楼。楼前新绿水西流。一曲阳关,分付眉头。多少风流事已休。纷薄香浓,怕见绸缪。淡云笼月小庭幽。明日山长,清恨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