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谩留得莼鲈依旧。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又恰是、题诗时候。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

翻译和注释

原序:卢祖皋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译文
伸手挽住那在风中飘摇的柳丝,询问那鸱夷子皮和当日的那叶扁舟,近来可曾到过这?陆龟蒙平时以笔床茶灶自随,不染尘氛。时隔三百多年,在松江和太湖上飘荡,循环往复,年复一年。这位江湖散人当年的茶烟,似乎还零落未久呢。但天随子此时又在何方?可是世人往往都为功名利禄所误,手抚三高堂那荒败的祠堂,不知后世之中还有谁能继承三高那样的品性?古往今来,遗恨无穷,尽皆消泯于搔首之间。
空中飞过一行大雁,雁影倒映在江水中,江边梅花凋残,四野明洁,了无尘土,风起雪飞,洁白的雪色,映照得夜窗一片明净,恍若白昼。这清绝的万里乾坤,还是托付给渔翁钓叟的钓竿吧。这正好是激人诗兴,提笔吟诗的时候。猛然间我拍着钓雪亭的栏杆,呼唤着空中飞翔的鸥鹭,与它约定他年我也会来此做一个钓叟。鸥鸟的身影一掠而过,我们共饮着那樽清酒。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等。共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
彭传师:词人好友,具体生平不详。
三高堂:在江苏吴江。宋初为纪念春秋越国范蠡、西晋张翰和唐陆龟蒙三位高士而建。
赵子野:名汝淳,字子野,昆山人。太宗八世孙,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词人好友。
鸱(chī)夷:皮制的口袋。春秋时范蠡协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泛舟五湖,弃官隐居,指号鸱夷子皮。
零落茶烟未久:缅怀唐代文学家陆龟蒙。
谩(màn)留得莼(chún)鲈(lú)依旧:缅怀晋人张翰。
垂纶(lún):垂钓。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问答

问:《贺新郎·挽住风前柳》的作者是谁?
答:贺新郎·挽住风前柳的作者是卢祖皋
问:贺新郎·挽住风前柳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贺新郎·挽住风前柳是宋代的作品
问:贺新郎·挽住风前柳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出自 宋代卢祖皋的《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问: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的下一句是 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
问:出自卢祖皋的名句有哪些?
答:卢祖皋名句大全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赏析

这是一首借写夜季之景,寄托自己归隐而去的心志之作。三高祠堂,位于吴江,建于宋初,供奉着春秋越国范蠡、西晋张翰、唐陆龟蒙三位了人。钓雪亭是彭传师所作。作者任吴江主簿时,应友人赵子野的邀请,到此游玩,在冬天下雪的时候,面对此景,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着重歌咏“ 三高”,以抒发追思先贤的幽情。“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表达追怀范蠡之情。笔姿潇洒,落响不凡。一下子便将人们带入了追忆住昔的艺术境界。相传范蠡归隐后,自称鸱夷子皮,泛舟于太湖之上。作者以“风前挽柳”发问,构思奇特;而所问之事,则为当年鸱夷子的扁舟。作者遥想范蠡曾来往于烟波之间,定然在柳荫下系过他的扁舟,这当年的扁舟,不知道近时曾经来过没有?这样的设问,令人称奇。接着以“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 。”追忆另一位高士陆龟蒙。陆龟蒙自号天随子,隐居在松江上的村墟甫里,平时以笔床茶灶自随,不染尘氛。时隔三百多年,在松江和太湖上飘荡,循环往复,年复一年。这位江湖散人当年的茶烟,似乎还零落未久呢。但天随子如今又在何方?
第六句“ 谩留得莼鲈依旧。”引用的是张翰因秋风起思念故乡莼羹鲈脍的故事,追忆当年弃官归隐的贤士张翰。张翰的情怀,已成往迹,如今只有莼菜鲈鱼,依然留味人间。作者不禁再次感慨发问 :“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为什么范蠡等人置功名于不顾,是否因为这功名事儿从来就是误人的吗?作者身处野草荒芜的古寺,思及古人前贤的功名之事,不禁感慨万千。
下片,着重写钓雪亭边夜雪的情景。进而表明自己如前贤一样隐居垂钓的心愿。“ 江涵雁影瘦”这几句写时辰已是夜晚了,江面上寒雁低飞,江水里印着雁儿的清影,亭子边上开放着清瘦的梅花。四野之间,雪花飘舞,层云滚动,一派凄清萧瑟之气。这三句先点季节,次写雪飞,再写雪景,笔调秀丽。思澈神清,绘景如画,接着以“万里乾坤”三句,引发赞叹之情。这江山夜雪,万里乾坤,霎时成为琼瑶世界。可是这清绝人寰的胜景,又有谁来欣赏呢?看来只能“付与渔翁钓叟”了。这时,只有他们是天地间真正的主人。除此以外,对于诗人来说,也是最好不过的题诗的时候。作者思量至此,不觉逸兴顿生,“ 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 。”这两句表明作者此时内心全为清景所陶醉,也表达了对“三高”的高度崇敬的心情。作者情不自禁地招呼江上鸥鹭说 :“他年有幸,我也将垂钓于此啊!请飞过我这儿来,共进杯酒吧。”这儿所呼唤的鸥鹭,虚实结合,言明心志。言其为虚指,是即使有,它们未必能懂得人的心意。说是实指,古时誓志高隐的人,都惯于和鸥鹭结盟为友,因此志同道合有意隐居于江湖的人士,可以称为鸥盟,作者是和友人赵子野等同来的,称他们为同盟的鸥鹭,也是非常切合的。
全词意境清新、优美,语言隽丽,表现出作者清俊潇洒的风格,是一首成功之作 。主题是赋钓雪亭。在词的上半阕,作者纵情歌赞三高的高风亮节,以实写虚,先拓开境界。而以“ 抚荒祠谁继风流后 ”一句,为下半阕即景抒怀歌咏钓雪亭这一主题,奠定了根基。上半阕所咏,只是“ 山雨欲来”之前的衬笔。下半阕写钓雪亭上所见的江天夜雪的清景,以及作者和友人在观赏此景之后,对渔翁钓叟的艳羡,对水边鸥鹭的深情呼唤 ,对自己他年有志垂纶的衷心誓愿,才是本词的主体。此词有意在笔先、一唱三叹、情景交融、神余言外之妙。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春晚杂兴十二首
    卖茶犹说有征讥,蕨菜何为入市稀。往往提篮采山者,怕逢猛虎竟空归。
  • 重送处州斯远三首
    万木苍苍古钓台,白云楼观隔溪开。赋成赤壁后无对,好与驱从笔下来。
  • 临江仙
    汉魏周秦文武辈,惺惺使尽机谋。限临都送北邙居。绿杨草下,不记挂金鱼。回首释迦离宝位,明明识破荣枯。仲春八月帝升*。雪山南面,
  • 望江南
    还丹术,切要经手传。若信故方终日误,颠来倒去倒来颠。不得怨神
  • 朝中措(庆友人·八月十三)
    桂花庭院是蓬壶。行地列仙图。月姊搀先两日,捧觞来庆垂弧。埙箎伯仲,翁前再拜,彩袖嬉娱。人羡一经教子,君今满屋皆书。
  • 浯溪
    大唐有颂到浯溪,翠藓苍崖古画垂。西望函关今万里,淡烟斜日几荒碑。
  • 寄林可山
    不必孤山是故庐,江湖稳处即安居。家贫无料可供鹤,池小有泉能活鱼。好客每倾赊到酒,因吟犹读老来书。屋头但得梅常在,日月春风自有余。
  • 次韵解君接感怀
    能向风尘识马周,新丰饮尽得相留。后车贯载胡王缚,衰草频惊战马秋。灵武须公来闢土,桃林他日待归牛。承平卫霍知虚老,剩著新篇继日休。
  • 五士游岳麓图
    闭门六月汗如雨,出门褦襶纷尘土。文书堆案曲肱卧,梦逐征鸿过前浦。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须求快睹。朝暾未升起微风,中流吚哑挟鸣橹。长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语见肝腑。意行爱此松阴直,眼明还喜碑字古。高低梵释著幽居,深隐仙家开閟宇。忽看宫墙高十丈,学宫峨峨起邹鲁。斯文政倚讲磨切,石室重新岂无补。危梯径上不作难,横栏截出可下俯。惟兹翼轸一都会,往事繁华杂歌舞。变迁返覆宁重论,昔日楼台连宿莽。迩来人物颇还旧,岂止十年此生聚。泉流涓涓日循除,华表何时鹤来语。炎气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团对香缕。鼎来杖屦皆胜引,季也亦复仙步武。洛阳年少空白头,三闾大夫浪自苦。一笑便觉真理存,高谈岂畏丞卿怒。不图画僧圣得知,貌与儿童作夸诩。请君为我添草堂,风雨萧萧守环堵。
  • 春使道中作三首
    还客莫思家,客行方远道。还家自有时,空使朱颜老。禁城春色暖融怡,花倚春风待客归。劝君还家须饮酒,记取思归未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