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淮南友人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都市里的那个红颜知己为我而悲伤,我正青春年少,游谒四海,栖息在芳洲。
等不到金门的诏书,空持宝剑海内周游。
海上的乌云迷失了驿道,江上明月也落下故乡的高楼。
如今又来淮南作客,因为遇到幽静高洁的桂树而淹留。
注释
红颜:年轻人红润的脸色。杜甫诗:“红颜白面花映肉。”
春岁:指天宝七年春,与白毫子游历八公山。
金门诏:金门,汉宫门。这里指代朝廷。金门诏,即皇帝诏书。
寄淮南友人问答
问:《寄淮南友人》的作者是谁?
答:寄淮南友人的作者是李白
问:寄淮南友人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寄淮南友人是唐代的作品
问:寄淮南友人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出自 唐代李白的《寄淮南友人》
问: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的下一句是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寄淮南友人赏析
这首五言律《寄淮南友人》可视为《白毫子歌》的姊妹篇。李白在八公山中寻仙不遇,但在淮南盘游的日子,却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他对友人说,他有幸做了一回淮南客人,并饱览了八公山胜景仙迹,对满山桂花飘香尤为叹赏,因以盘桓日久而忘归。
在这首诗中,李白透出了自淮南返回梁宋故国、重新开始书剑飘零的生涯的抑郁心情。首句“红颜怨归国,春岁歇芳洲”,是个倒装句,说他春天去淮畔芳洲游憩归来后,自己才感到一种失落与隐怨。何以如此?“不得金门诏,空持宝剑游”。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诗人虽向往自由自在的山川游历,却并未断绝仕途之念的矛盾心态:他热烈地追求自由与超脱,同时又希望重新得到大唐天子的重用。他仿佛对友人说,我又开始云游天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即为这次游踪的记录与传照,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整齐美观,音律和谐。诗的末尾又回到春天作客淮上的乐事上来,一个“忽”字,很传神地反映了诗人行踪飘零的羁旅生涯。一个因字,表现诗人本放浪不羁,却因八公山中生机勃发的满眼桂树而难以自已的浪漫情怀。
- 食蛤蜊呈子骏明叔两君霜夜两相过,有酒无希争奈何。蛤蜊买得虽不多,百枚包以一枯荷。呼奴再濯清泠波,玉石磊落声相磨。乾薪烈焰稍骈罗,暴殄天物真烦苛。闭关拒敌难挥戈,划然双辟如嘘呵。天然甘露贮玉窠,不须易牙为调和。争先贾勇手自拿,莫笑擎盘无翠娥。釪明肉净绝泥沙,弃掷顽壳如投梭。宫醅滟滟鹦鹉螺,满饮不惜朱颜酡。念初搜索从海涯,千斤秖载双骆驼。都城观阙云峨峨,时新首到王公家。吾侪得啖已蹉跎,势力不敌怨则那。往岁端居临漕河,此物堆积如山坡。蛏蝛淡菜暨车蛾,其实气味俱同科。但嫌咀嚼费齿牙,何尝珍惜如京华。物虽难得味乃佳,一壶千金古所嗟,三嗅而兴君为歌。
- 厅前柏厅前柏,知君曾对罗希奭。我本癫狂耽酒人,何事与君为对敌。为对敌,洛阳城中花赤白。花赤白,囚渐多,花之赤白奈尔何。
- 梦中作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 春秋战国门又吟马毙厩人欲就刑,百年临尽一言生。赖逢贤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恶声。
- 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同时献赋久无人,握手悲欢迹已陈。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绂水云身。虚容剑几今长夜,小隐山林只旧春。岂惜埋辞追往事,齿衰才尽独伤神。
- 西泠桥题画多宝峰头石欲摧,西泠桥边树不开。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
-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 草堂苍烟落日草堂深,浅浅寒侵白玉簪。等客不来童睡去,自摇修竹和新吟。
- 白云端和尚赞接纳少机关,勘验无眼目。时时膈气筑,只要煨芦菔。
- 乘月入城水落千原净,天高七泽空。征人秋色里,骑马月明中。故国山川在,承平气象雄。西风多感慨,敲损玉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