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东城晚望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白色的河水环绕着的泗州城,孤零零地,显得那样邈远。黄昏迷濛的轻雾下,船儿静静地停泊着,不时地传来舟人的语谈。
成片的树林上空浮现着一抹黛影,青翠如画;我想,它一定就是那座淮水转折处的青山。
注释
⑴泗州:旧城在淮水边上,又称泗州临淮郡,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北,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已沉入洪泽湖。
⑵渺渺:水远的样子。
⑶白水:指淮河。
⑷舳舻(zhú lú):指船。舳,船后舵;舻,船头。
⑸夕霏:黄昏时的云气烟雾。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⑹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⑺淮流:淮水。
⑻转处山:指泗州南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五:“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为第一山,有诗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没翠屏间;莫能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此诗刻在南山石崖上,石崖之侧,有东坡《行香子》词,后题云:‘与泗守游南山作。’”
泗州东城晚望问答
问:《泗州东城晚望》的作者是谁?
答:泗州东城晚望的作者是秦观
问:泗州东城晚望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泗州东城晚望是宋代的作品
问:泗州东城晚望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出自 宋代秦观的《泗州东城晚望》
问: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的下一句是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问:出自秦观的名句有哪些?
答:秦观名句大全
泗州东城晚望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画面的主色调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红大紫,也不是教人感伤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诗人从而抓住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特点,造成了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说:“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返,心亦吐纳。”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开元年间(713-741),泗州城自宿迁县移治临淮(在今江苏盱眙东北)。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说,泗州南至淮水一里,与盱眙分界。到了清代,州城陷入洪泽湖。诗人当时站在泗州城楼上,俯视远眺,只见烟霭笼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条婉蜓的白带,绕过屹立的泗州城,静静地流向远方;河上白帆点点,船上人语依稀;稍远处是一片丛林,而林梢的尽头,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峦。
前两句着重写水。用了“渺渺”二字,既扣住了题目中“晚望”二字,又与后一句的“夕霏”呼应,然后托出淮水如带,同孤城屹立相映衬,构成了画面上动和静、纵和横的对比。舳舻的原意是船尾和船头,在这里指淮河上的行船。诗人可能是嫌全诗还缺少诉诸听觉之物,所以特意点出“人语”二字。这里的人语,不是嘈杂,不是喧哗,而是远远飘来的、若断若续的人语。它即使全诗的气氛不致于沉闷,又使境界更为静谧。唐代诗人卢纶《晚次鄂州》诗说“舟人夜语觉潮生”,为“舳舻”句的出处。
三四两句着重写山。在前一句中,诗人不从“山”字落笔,而是写出林后天际的一抹青色,暗示了远处的山峦。描写山水风景的绝句,由于篇幅短小,最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前人因此这样总结绝句的创作经验:“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元代杨载《诗法家数》)对此中“三昧”,诗人深有体会。在他笔下,树林不过是陪衬,山峦才是主体,但这位“主角”姗姗来迟,直到终场时才出现。诗的最后一句既回答了前一句的暗示,又自成一幅渺渺白水绕青山的画面,至于此山本身如何,则不加申说,留待读者去想象,这正符合前人所谓“句绝而意不绝”(《诗法家数》)的要求。
秦观以词名世,他的诗风清新婉丽,和词风颇为接近,所以前人有“诗如词”、“诗似小词”的评语。就此诗而言,“渺渺孤城白水环”之于“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林梢一抹”之于“山抹微云”,“应是淮流转处山”之于“郴江幸自绕郴山”,相通之处颇为明显。但此诗情调尚属明朗,没有秦观词中常见的那种凄迷的景色和缠绵的愁绪。
- 老人岩绝巘棱层面势尊,老人岩洞更连轩。何时凿出青云路,尽日高开碧玉门。静照井闾森宝秘,灵摩星斗弄清温。直须赋有神仙骨,便好飞腾向上奔。
- 送陈纠我昔场屋计,夜傍读书萤。开卷啖公文,如味五侯鲭。今年触热来,著脚湘山青。暗中摸索著,紫髯照天庭。风前笑语香,陡豁病眼醒。一日驾征车,问讯短长亭。买酒酌别君,我歌君试听。命薄成雌甲,字慙识一丁。文场与宦海,从公与乞灵。飘然舍我去,却作参商星。我歌虽不满,民谣如轰霆。谓公三年留,阴德满幽囹。束缚老奸手,两造必细聆。民自以不冤,刑期于无刑。是宜荐鹗书,风吹上青冥。更铺锦上花,姓名记御屏。不挥玉堂翰,必勒燕然铭。文章特一技,九鼎重朝廷。人生几緉屐,早画凌烟形。衡阳有来雁,一字访风萍。
- 和虞永康梅花十绝句不随妖艳竞花期,叶落惟存老树枝。林下水边时一见,相逢颇恨几年迟。
- 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我归不能休,公去不可挽。依依原隰间,相对意无限。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癯形老残,孤节岁寒。照顶髑髅眼,随缘赤肉团。六街三市寻人去,相唤门门尽是檀。
- 八月十六日夜月断肠佳赏固难期,昨夜销魂更不疑。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赖将吟咏聊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
-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翠麓依然似梦中,拨云轩槛正春风。安知松外双飞鹤,不是桃椎与吕翁。
- 答李从著作身是鸡翘侍从流,单车淮上老为州。全生正似婆娑树,不死翻成觳觫牛。今日空名同地饼,晚年归计有瓜畴。惭君远寄相思句,不啻三逢采艾秋。
-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 题慎仪余清阁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政喜閒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散帙南窗更清绝,兴来直欲跨飞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