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水边沙地树少人稀,
满腹离愁又被晚钟勾起。
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
不遇山僧谁解我心疑。

注释
从叔象: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逍遥公房有韦象先,为韦希仲子,乃韦应物之上一辈。疑“从叔象”指韦象先,诗题中漏略“先”字(参考傅璇琮先生考证)。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问答

问:《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的作者是谁?
答: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的作者是韦应物
问: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是唐代的作品
问: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出自 唐代韦应物的《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问: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的下一句是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问:出自韦应物的名句有哪些?
答:韦应物名句大全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赏析

  孤零零的树木,易变易逝的沙滩,人迹稀少的水边路。在这样一个僻静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渺茫前途的忧虑。晚钟声中,似乎身与心都迷失了,何去何从,他只有将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山僧身上:山僧既熟悉世间路,亦熟悉出世路;既能指点迷津,亦能指点迷人。韦应物该诗以日暮送别于沙际路的特定时间、地点与事件,将心中郁结的愁思流露了出来。尽管这本非禅境,但烦恼即菩提,烦恼泯处乃生智慧莲花。迷途上他对山僧的选择,将会是解悟的契机。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再答
    人间姚魏总舆台,独占神仙上品开。绝代词华三峡倒,当时谏草九天回。晚晴大白檐前举,春暖小车花下来。笔补浣花溪畔老,吟工压倒北山莱。
  • 临江仙
    香雾菲微笼薄晓,帘栊爱日如春。谪仙游戏到寰瀛。金枝推独秀,宝籍著长生。锦轴疏恩怡寿母,朱轮光映难兄。会看家庆日增荣。雁联鸳序立,彩戏衮衣新。
  • 题灵岩寺(寺即吴馆娃宫,鸣屟廊砚池采香径遗迹在焉)
    娃宫屟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 喜宝积智轸道人惠书偈
    南山老禅翁,白净如水月。我初获亲近,解此痴脑结。十年归故里,父老半存灭。逢师百如旧,才若旦夜别。故知静能久,岂有火中铁。致身烦热外,与世作冰雪。穷秋长安巷,客子送书札。龙蛙不同趣,掬海救其渴。平生笑谋食,中路愿颇夺。犹如伏辕鹿,野性终跳{左足右勃去力}。触涂惟欲睡,过眼时一哕。摩尼本无瑕,尘垢终冀豁。
  • 和前人小桃源韵
    二初何如人,夫岂古隐士。道成遡泬寥,羊卧不再起。鸾鹤舞松声,萧骚快心耳。金灶清尘生,余丹不轻委。我来桃源游,直穷路所止。飞萝摇春烟,素雪喷清泚。了无一根桃,此名安可纪。岂是牧羊儿,即刘阮二子。不然命名者,亦别有深旨。何时架草堂,深入此山里。翛然逃世虑,炼魄继遐轨。
  • 江南春·波渺渺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 成石屏诗后枕上再赋
    十年欲作石屏题,覃思冥蒙意转迷。枕上呻吟翻了此,短蓬秋雨宿浯溪。
  • 题海月岩
    架岩凿石有规模,不学桃源旧画衅。亭豁人稀林鸟乐,锡飞天老野云孤。雨余石井泉深浅,烟淡虎门山有无。说与山灵莫分别,从教仙窟着浮屠。
  • 久旱喜雨
    炎风驾京尘,久旱氛祲恶。义和鞭日车,光焰赫飞跃。群生困熬暴,嘉俗坐焦灼。高堂袒褐卧,汗下如鞭索。安知于此时,乃见嘉树落。狂飘随烟云,急洒动林薄。萧然宇宙间,昏雾一疏沦。虽忻意暂豁,所叹施未博。雷霆司天令,何乃久寂寞。微阴虽自复,阳亢不为却。安得跻帝阍,一鼓造化橐。太上方厉政,进贤登謇谔。日将太平近,此变不应作。吾徒勿咨嗟,坐看雨时若。
  • 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
    自笑客行久,新火起新烟。园林春半风暖,花落柳飞绵。坐想稽山佳处,贺老门前湖水,欹侧钓鱼船。何事成淹泊,流转海南边。水中影,镜中像,慢流连。此心未住,赢得忧患苦相缠。行尽荒烟蛮瘴,深入维那境界,参透祖师禅。宴坐超三际,潇洒任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