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田家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田家老翁住在东面山坡,说自己一辈子隐居在这里。
两鬓斑白不曾记得岁月时日。只是看到满山绿遍才知春天又至。
门前所种柳树已高同深巷,山间清泉流响进入池塘。
老牛膘肥体壮一天能耕十亩地,老翁清闲时常扫一扫院子。
有客远来就用美酒招待,兴致浓厚常常吟诵先人的诗。
山岩洞穴里藏着鼹鼠,水边竹林里潜伏着鸬鹚。
村子旧址上人烟稀少,喝醉后根本顾不上辩认道路。
今夜应该在这里歇息,明天一早就与老翁告辞。
注释
陂(bēi):山坡。
兹:此地。
识春时:知道春天的到来。
茅茨(cí):茅屋。茨,用芦苇或茅草建成的屋。
平吟:平和自然地吟诵。
鼹(yǎn)鼠:田鼠。
鸬鹚(lú cí):水禽。鱼鹰,俗称水老鸦。
怯路歧:担心路有岔道。
拂曙:拂晓,天将明时。
寄宿田家问答
问:《寄宿田家》的作者是谁?
答:寄宿田家的作者是高适
问:寄宿田家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寄宿田家是唐代的作品
问:寄宿田家是什么体裁?
答:七古
问: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出自 唐代高适的《寄宿田家》
问: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的下一句是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问:出自高适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适名句大全
寄宿田家赏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高适在蜀地担任彭州刺史,后又改任蜀州刺史,时年五十七岁。由于忙于政务,高适在蜀中创作的诗并不多,这首便是当年他在某位田家老翁家里留宿时所作。
这首诗写诗人寄宿农家、与老翁饮酒所见所感的内容,表现农人的闲静惬意和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极大兴趣。一联是老翁身世,居此已久。二联是远离尘世,不计时日。三、四两联是勤快但不忙碌的劳作。五联是热情待客。从吟诗看。农人是位隐居的官吏,诗人遂与他有共同语言。六联是自然景观。最后两联是表明心迹。诗的笔法属白描,抒写逼真实在。
-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征衫一着字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 咏史上丙吉污茵驭吏习边方,阿保宫人畏霍光。丞相马前人蹀血,病牛何足累阴阳。
- 示孟郊①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 独酌罢夜坐不见麴生久,惠然相与娱。安能论斗石,仅可具盘盂。听雨蒙僧衲,挑灯拥地炉。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 同友人看花寻花不问春深浅,纵是残红也入诗。每个树边行一匝,谁家园里最多时。
- 蛛丝巧蛛丝虽巧能害物,蚕丝虽拙能利人。害物晨昏一饱足,利人往往害及身。乃知巧者能远祸,拙者生死常为邻。吾宁为蚕勿为蛛,所愿杀身以成仁。千丝万缕何足恤,要令寒谷偕阳春。
-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 初到洛中怀三十余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太平角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 奉别运判刘公侍御十四丈汉庭诸老尽忠良,何事台头独抗章。万里还家心似水,三年忧国鬓成霜。盛时好去金毛鼠,明主应思铁面廊。圣世工夫须著力,心中一点要明光。
- 昨幸甚得见子玉教授丈得一论其说出于订顽克新泉瀹茗瀛诗魂,繙阅如飞彻晓昏。是石无瑕终是石,莫教抱璞退声冤。
- 10起来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