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盘。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问答
问:《送吕知常赴太和丞》的作者是谁?
答:送吕知常赴太和丞的作者是黄庭坚
问:送吕知常赴太和丞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送吕知常赴太和丞是宋代的作品
问: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出自 宋代黄庭坚的《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问: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的下一句是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盘。
问:出自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
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 又寄心目悠悠农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 勉陈石二生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仁义藏遗书,尧孔圣人迹。不观不知道,触涂暗於漆。上无猛虎畏,下无长蛟逼。污辱不及身,灿灿嵬山璧。金贝岂饱腹,盗窥恐易失。累累畜满家,仅能一身佚。孰谓遗书贫,猗顿莫能易。其源固不赀,可为天下泽。二子齿甚少,蚤莫宜加力。剖剥见光铓,拄天一千尺。勿逐篱下雏,自跨凤凰翼。雄声落众耳,白日飞霹雳。偏亲况在堂,雪缕初垂白。泪眼望荣归,一书千万亿。夜灯绽寒衣,秋风吹素壁。胡为不奋飞,跳跃在泥碛。北阙挂贤科,将相尝曾历。五犗垂巨钩,往往长鲸食。学饱遂骞翔,青云无物隔。右顾玉堂人,左揖金鼎客。广庭罗鼓钟,朱门画幡戟。岁时献亲寿,腰金光照席。慈颜春云披,此乐直无敌。是为烈丈夫,后世称盛德。荣辱固在人,孰云非我职。
- 访金荪壁山居徐行策瘦筇,不觉过层峰。隐者在何处,白云知几重。细泉鸣碎石,远籁起高松。只恐南天竺,夕阳催暮钟。
- 晨过天庆萝月挂团璧,松风号急滩。孤灯经院晓,残雪醮坛寒。剩欲闲扶杖,何妨醉堕冠。诗成兴不尽,万里跨青鸾。
- 硖内硖内收多雨,沙边惨积阴。龙吟殷地远。虹饮入江深。不作山林林去,非忧荆棘侵。经年困奔走,无力更登临。
- 探梅梅花原为怕春寒,想见垂垂雪作团。藤杖芒屩犹堪在,试为吾人料理看。
- 夜坐读书寂寞寒窗下,观书胜苦吟。青灯风雪夜,黄卷圣贤心。吾道关兴废,斯文几古今。凤兮胡不至,三叹泪沾襟。
- 丙辰冬和乐魁声道四诗龙堂鱼屋怅君归,桂楫荃桡盖九芝。望断碧云天愈远,美人南浦竟安之。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把定乾坤正此时,衲僧犹未副全提。普贤不顾弥天罪,甘自浑身陷铁围。
- 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 10机器人沃博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