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摸鱼儿(海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
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自人春后,就一直阴雨绵绵,寒意未尽,导致海棠到了花期还迟迟没有绽放;等到前些时候天气突然晴朗起来,初开放的娇嫩花朵却又因难以承受一连三天的日晒而恹恹欲睡,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我两鬓已有星星白发,犹如霜华点缀。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分了吧?人当老去,才思锐减,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愧对名花。
更使我懊恼的是,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秀靥半露,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百无聊赖之际,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名葩易萎,佳酿难熟,古往今来,这两样物事,是天公最为吝啬,断不肯轻付与人的。光阴脚步匆匆,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到那时,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绵绵此恨,还不知怎样消遣。

注释
摸鱼儿:唐教坊曲有《摸鱼子》,宋人始见晁补之词,名《摸鱼儿》。《词谱》以晁补之、辛弃疾、张炎三家词为正体。晁词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十句六仄韵;下片五十九字,十一句七仄韵。前片第四韵、后片第五韵的十字句,须一气呵成,句式可以灵活。另有《买陂塘》、《迈陂塘》、《陂塘柳》、《双蕖怨》、《山鬼谣》、《安庆摸》等名称。
甚:为什么。
迟了芳信:指迟迟未开花。
蓦(mò)然:突然地。
万姝(shū):万花。
娇因:花欲开状。
潘令:晋潘岳,曾为河阳令,爱花,多树桃李,人称河阳一县花。其《秋兴赋序》自叹:“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不成:难道。
分(fèn):缘分。
玉局:指苏轼。苏轼晚年曾提举玉局观,有咏海棠之作多篇。
飞仙:会飞的仙人,此处比喻仙逝。
石湖:指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亦有咏海棠之作传世。
佳人:指海棠花。
胭(yān)脂(zhī)成粉:比喻花凋零。
不成:难道。

摸鱼儿(海棠)问答

问:《摸鱼儿(海棠)》的作者是谁?
答:摸鱼儿(海棠)的作者是刘克庄
问:摸鱼儿(海棠)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摸鱼儿(海棠)是宋代的作品
问:摸鱼儿(海棠)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出自 宋代刘克庄的《摸鱼儿(海棠)》
问: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的下一句是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
问:出自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摸鱼儿(海棠)赏析

这是一首借写海棠花而暗指自身经历的词,借物言志是此词的好处。
老天爷仿佛是有意和爱花的词人作对,入春以来,低温阴雨,连绵不断,已经过了花期的海棠还迟迟未开。好不容易天放晴了 ,蓓蕾初吐,偏又暴暖三日,娇嫩的花儿搭拉下脑袋,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词人两鬓已有星星白发,犹如霜华点缀。他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份了吧?人当老去,才思锐减,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愧对名花呵!
更使词人懊恼的是,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 ,秀靥半露,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呢?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百无聊赖之际,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词人感概万端:名葩易萎,佳酿难熟,古往今来,这两样物事,是天公最为吝啬,断不肯轻付与人的!光阴脚步匆匆,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到那时,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绵绵此恨,还不知怎样消遣哩!综观全词,真正扣合海棠特征的笔墨实际上仅有“胭脂成粉”一句:海棠含苞待放之时为深红色,等到花瓣舒展开来,便渐渐褪淡而至于粉红了。然而这正是此词的长处 。正因为词人咏物而不粘滞于斯物,所以才能够腾出笔来,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那一腔炽热的爱花、惜花之情。具体地说,起首“甚春来、冷烟凄雨”一问,就有对于那“做冷欺花”的造物主无限嗔怪之意。次句“ 朝朝迟了芳信”,下“朝朝”二字,更活画花期既误,词人天天翘首掐指相盼计日之焦虑。以上二句,是词人爱花惜花于海棠未花之前也。继云“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对于初开之花的疼惜,一如对于扶床弱步之小囡。继云“倾成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 ”,对于盛开之花的爱怜 ,俨然像是在为待字未嫁的相邻娇娃而叹息。“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对于行将凋零之花的伤感,则不啻是向韶华转逝的空闺少妇一掬同情之泪了:分三阶段写来、都是爱花惜花于海棠已花之时也。最后以“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作结,悬想未来,情深一往,是仍将爱花惜花于海棠无花之后也。全篇循序渐进,脉络井井,写尽了作者对海棠花的钟爱深惜。
作为南宋后期的爱国志士,刘克庄一向耿介刚直。这一点颇不为当政者所容,屡被罢官。仕途冷暖,于风雨如晦之时,感受更深。因此词人眼中的海棠也就不纯然是海棠而融入了作者的精魂,“似花还似非花”,作者与海棠在情感深处得到了沟通。既属咏花,故作者自比潘令,便有“ 一客不烦二主”之妙。“玉局”谓苏轼,“石湖 ”则是范成大的自号。这两位本朝的文豪都酷爱海棠并为她题写过脍炙人口的诗篇,如苏氏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范氏之“低花妨帽小携筇,深浅胭脂一万重。不用高烧银烛照,暖云烘日正春浓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其三)等等。咏海棠而写出苏、范二公,较前泛用潘岳事,更为贴切。
一阕之中,虽三见古人 ,但各派各的用场,“潘令”是自况,“ 玉局 ”、“石湖”是反衬,用事命笔,错落有致,自然渊雅 。这亦是本篇的成功之处。“飞仙”、“绝笔”云云,是词人怅恨二公仙逝,不能再传海棠之神韵。但是词人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绝不亚于东坡、石湖,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仍然不肯搁笔,而愿竭尽全力为海棠传神韵。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草色侵荒迳,潮声过夕墟。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余。
  • 山居诗
    焦翼枯鳞成底事,分明可验莫愁哉。君恩只可量功受,世利应须任运来。岂信败从成处得,谁知荣是辱边媒。但看越分殊求者,唯向身中积祸胎。
  • 寄郢州崔守八首
    阴关声断酒杯残,昨梦回思变暑寒。七见蟾蜍作圆缺,四冯鳞羽问平安。
  • 山居简饮冰友清溪槐迳二弟
    别后全无梦,寄书安得频。谁怜独往意,天弃苦吟人。债长新年息,贫欺渐老身。入林知未密,犹与俗相亲。
  • 满庭芳(寿平交五十)
    月闰清秋,时逢诞节,画堂瑞气多多。遥瞻南极,瑞彩照盘坡。好是年才五十,身当贵、福比山河。无些事,方裙短揭,时复自高歌。欢娱,当此际,香燃宝鸭,酒酌金荷。恣柳腰樱口,左右森罗。纵有人人捧拥,争得似、正面嫦娥。思量取,朱颜未老,好事莫蹉跎。
  • 南乡子
    斗笠棹扁舟。碧水湾头放自流。尽日垂丝鱼不上,优游。更觉心松奈得愁。行客语沧洲。笑道渔翁太拙休。万事要求须有道,何由。教与敲针换曲钩。
  • 志峡船具诗戙
    箭飞峡中水,锯立峡中石。峡与水为隘,水与石相击。濆为生险艰,声发甚霹雳。三老航一叶,百丈空千尺。苍黄徒尔为,倏忽何可测。篙之小难制,戙之独有力。猗嗟戙之为,彬彬坚且直。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拯危居坦夷,济险免兢惕。志彼哲匠心,俾其来者识。
  • 溪桥
    冻吟肩耸学刘叉,痴坐山房井底蛙。财过溪桥风景别,淡烟和月罩梅花。
  • 上已华光殿诗
    于维盛世即轩妫。朝酆宴镐复在斯。朝光灼烁映兰池。春风婉转入细枝。时莺顾慕声合离。轻波微动漾羽巵。河宗海若生蛟螭。浮梁径度跨回漪。朱颜始洽景将移。安得壮士驻奔曦。
  • 观山灯献徐尚书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穷愁读书者,应得假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