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枫五首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注释
全唐诗全唐诗
感枫五首问答
问:《感枫五首》的作者是谁?
答:感枫五首的作者是李贺
问:感枫五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感枫五首是唐代的作品
问: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出自 唐代李贺的《感枫五首》
问: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的下一句是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问:出自李贺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贺名句大全
感枫五首赏析
“璺”念wen
这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读书无成,僻处一隅的咏怀之作。
诗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写景。这些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凄凉幽冷,彼此色调很不一致。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构成特殊的情境,以与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境相适应。这是李贺诗歌“奇诡”的一种表现。
首二句写石。“石根秋水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派澄明雅洁的秋光水色;“石畔秋草瘦”,又使人联想起霜风凄紧,草木枯凋的肃杀气象。秋水澄明,秋草枯瘦,这景象明丽而又晦涩,柔媚而又瘦硬,说不上是妍是媸,是荣是枯,叫人爱又不是,恨又不是,喜又不是,悲又不是。这类奇异的景物,正是作者当时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三、四句写竹。“侵衣野竹香”,野竹丛生,香侵衣袖,使人爱不忍离。“蛰蛰垂叶厚”,形容竹叶攒簇。傍晚时分,暮色沉沉,浓密的竹叶加深了夜的灰暗色调,则不免使人感到阴森可怖。四句起落频繁,转折急骤,迷离恍惚,变化莫测。
中间四句写空中景色。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显得娟秀可爱。月中的桂树映衬着嫦娥苗条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边,眨巴着眼睛在互相逗乐。这一切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可惜都在天上,远离人间,可望而不可即。于是笔锋一转,又回到人间,继续写眼前昌谷的景物。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在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落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发出幽咽的声响,仿佛伤心人的啜泣。写到这里,繁星闪烁,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场景。这两句对上是转折,对下是铺垫。
结束二句写人事。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晋挚虞《三辅决录注》)。显然,作者是以张仲蔚自况,说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读诗书,书案都快朽烂了,还是一事无成。“案将朽”三字极为沉痛,把自己满肚子的委屈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这首诗的表现方法比较奇特。它不象一般讽喻诗那样,以叙事为主,中间穿插议论,抒发感慨,而是着力写景,渲染环境气氛,通过种种具体生动的形象,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诗人笔下的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枯瘦冷涩。把这些色调极不协调的景物放在一起,显得既生硬,又瑰丽,既芜杂(相互矛盾),又鲜明(彼此辉映),从而产生一种极不寻常的艺术魅力。它生动地再现了特定时间(秋夜)、特定地点(昌谷)的景色,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李贺对自己的家乡昌谷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不愿局促一隅,碌碌无为。他日夜攻读,希图见用于时,却不料竟象张仲蔚那样潦倒终生,不为世用。这怎不使他深感忧伤怨愤!诗歌运用对比映照的手法,新奇美妙的形象,把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前人评论李贺的歌诗,往往只看到它“奇诡”的一面,其实,奇诡而又妥帖,变幻莫测而又能尽情尽意,才是它真正的特色。李贺歌诗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此。
(朱世英)
- 临江郡斋邀凉亭分韵得居字子猷犹爱竹,爱竹意已疏。著脚踏危机,肉相元未除。要识竹情性,顾我求其初。是中傥虚明,处处我与居。公侯胸中竹,不受富贵锄。平生对此君,意足不愿余。炎天憩斯亭,洒洒凉风诸。凉风不可招,招得还踌躇。悠然忽相会,我知还似渠。明朝有公事,此意当何如。
- 听蝉八绝句一只初来报早秋,又添一只说新愁。两蝉对语双垂柳,知斗先休斗后休。
- 静观堂十偈一间虚空自女然,何必是仙更问禅。仪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
- 次韵张司法题郑少尹庭下绯桃梅飘柳坠半春中,庭下绯英细作丛。刺眼定添新叶绿,伤心应似故园红。玄都怨感尘事,石髓追游满地风。报答春光须作意,乱飘繁萼向晴空。
-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遥知清影遍南州。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平生江海恨飘流。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 醉蓬莱(灯前想像胜集,和韵)问前身应在,香醉山中,今存风烈。佳夕招延,清论度飞屑。玉斝盈盈,金英点点,标格侬家别。好个凉天,更无滴雨,只欠些月。菊客兰兄,纷纷侪辈,纵尔芬芳,输我高洁。鼻观先知,羞取俗颜悦。解后成欢,从容挹爽,何羡广寒折。我有高吟,为君纪此,一段奇绝。
- 望江南 重九遇雨重阳日,阴雨四效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直浸到东篱。茱萸胖,菊蕊湿滋滋。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
- 减字木兰花乱云荣浦。做雪不成还是雨。知我为何。一笑仍添一恨多。不须归去。琥珀杯深能几许。草色如袍。记取从今舞处娇。
- 悼梁公鹤发童颜两鬓星,一经庭训已成名。倏惊南岳长庾堕,怪底西岩暮日倾。爵锡九重恩正洽,骨埋三尺土犹馨。贤郎连步从阶上,次弟褒封到墓茔。
- 投京兆府试官任文学先辈高兴每论诗,非才独见推。应当明试日,不比暗投时。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孤单虽有托,际会别无期。取舍知由己,穷通断在兹。贱身何足数,公道自难欺。泽国违甘旨,渔舟积梦思。长安未归去,为倚鉴妍媸。
- 谁谓此中难可到,自怜深院得徊翔——— 沈佺期红楼院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 瞥然归去断人肠。——— 秦观南歌子
- 但遣鲸鲵绝吞噬,茫洋春泽尽嘉鱼——— 陈造次韵张守三首
- 柳边又报瑞莲开,持与南薰讨论来——— 方岳晚泛草塘有鱼入舟呼童脍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
-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卢纶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 符檄经行有题赠,江湖别后欠缄縢——— 赵蕃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 淮山那管人间事,依旧青青出画图——— 真德秀使都梁次韵
- 只应今夜梦,未苦远分离——— 潘阆与张覃秀才邺中途次言别
- 旋移轻鹢,浅傍垂虹,还因送客迟留——— 吴文英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
- 辇路鲜云五色开,一声清跸下天来——— 郑獬恭和御制赏花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