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锦缠道·燕子呢喃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昼忽然交长。的园林景色。繁花盛开如一片绚丽多彩的锦绣。海棠语过一番春雨.如胭脂一般红艳的花瓣被雨浸透。柳叶展开宫眉。翠叶拂弄行人的头。
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牵手。我已语醉意醺醺。还想寻找美酒。问牧童,他遥遥指着远处的孤村说:“杏花深处的人家有。”

注释
锦缠道:词牌名,又名《锦缠头》、《锦缠绊》。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仄韵。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
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
翠:指柳叶之色。
踏青:即游春。

锦缠道·燕子呢喃问答

问:《锦缠道·燕子呢喃》的作者是谁?
答:锦缠道·燕子呢喃的作者是宋祁
问:锦缠道·燕子呢喃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锦缠道·燕子呢喃是宋代的作品
问:锦缠道·燕子呢喃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出自 宋代宋祁的《锦缠道·燕子呢喃》
问: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的下一句是 睹园林万花如绣。
问:出自宋祁的名句有哪些?
答:宋祁名句大全

锦缠道·燕子呢喃赏析

  此词叙写春日出游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词的上片着意描写春景,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全篇紧紧围绕春游这一主题,既描绘了桃红柳绿、花鸟明丽的春日景色,又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郊游宴乐的豪情逸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日景色的迷恋热爱之情和对郊游宴乐生活的向往赞赏之意,这是词人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和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起首两句以报春燕子的呢喃声开始,声形兼备、时空交织地表现出春光迷人、春昼变长的意象。接下来两句描写春色蓬勃的园林,“万花如绣”一语以人工织绣之美表现大自然旺盛的生机,很见特色。上片结尾三句,以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拟为胭脂、柳叶喻为宫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经雨的海棠,红似胭脂;柳叶儿不是才舒娇眼,而是尽展宫眉,翠拂人首。

  过片两句既点明了郊游之乐,又活画出词人自身的情态。“醉醺醺、尚寻芳酒”,前三字是一个近景特写,后四字醉而更寻醉,以“尚”字的递进渲染出恣纵之态。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此三句是承上阳春郊游的无比欢畅,是寻乐意绪的延续和归宿,故呈现出明丽柔媚的色彩。

  此词一反当时词坛以哀情写春景的风气,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春色的明媚、美好和春意的热闹,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等描绘了狂放的自我形象,从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从而也使此词当时词风中自具一格。

  总之,这首词以风流闲雅的笔调,通过明媚鲜妍的艺术形象和欢快酣畅的情致与韵律,抒写了及时行乐的人生况味,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冬夜痴坐似闻才元作集有日矣因和前韵奉呈
    拥炉书帙易尘灰,览古临窗独对梅。未寤径须呼子慎,常奴何得比方回。虚名到底将安用,能事从来不受催。似许相过陪客醉,胸中那复有愁堆。
  • 颂古一○一首
    寒月依依上远峰,平湖万顷练光封。渔歌惊起沙洲鹭,飞放芦花不见踪。
  • 东庄小留四首
    南陂荒茀已成围,北墅四租颇应期。两地径规般薄地,小为庵屋大为池。
  • 送韩仲文知许州
    孰不为太守,所荣归故乡。僚官诧旧识,邸吏窥新章。前去别马上,今仰立道傍。野老拜车尘,里人持壶浆。至家埙篪美,谒垅云日光。盛事难尽书,且举国门觞。
  • 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
    春风午桥上,始迎欧阳公。我仆跪双鳜,言得石濑中。持归奉慈媪,欣咏殊未工。是时四三友,推尚以为雄。于兹十九载,存没复西东。我今淮上去,沙屿逢钓翁。因之获二尾,其色与昔同。钱将青丝绳,羹芼春畦菘。公乎广陵来,值我号苍穹。何为号苍穹,失怙哀无穷。烹煎不暇饷,泣血语孤衷。生平四海内,有始鲜能终。唯公一荣悴,不媿古人风。
  • 满庭芳(寿通判七月二十二日)
    星昴呈祥,山川钟秀,果然生此真贤。精神莹澈,秋水共长天。况值西风初起,中元过、七日凉先庭院爽,称觞贺客,车马看骈阗。开筵。称寿处,红袖歌舞,脆管繁弦。愿公与椿松,对阅天年。纵使平分风月,不容暂、吟醉苕川。龙光近,行看凤诏,促入秉钧权。
  • 明月
    白日苦短,而夜苦长。迟尔不来,明月靡常。
  • 海棠花
    鹦柔猩艳胜西川,有色无香意态妍。吟令美招名友聚,眠春羞并醉妃传。锦庄红濯垂丝雨,绣幄青笼秉烛烟。莫待胭脂成粉去,月明便好泛金船。
  • 怨春风(高平调)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见来时饷还须去。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今夜掩妆花下语。明朝芳草东西路。愿身不学相思树。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
  •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