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糜鹿逢人虽未惯,猿揉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注释
乌:乌鸦。
黄童:黄发儿童;白叟:白发老人;睢盱(suī xū):喜悦高兴的样子。
麋鹿:鹿类的一种。
猿猱(náo):猿类的一种。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问答

问:《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的作者是苏轼
问: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是宋代的作品
问: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照日深红暖见鱼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照日深红暖见鱼 出自 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问:照日深红暖见鱼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照日深红暖见鱼 的下一句是 连溪绿暗晚藏乌。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赏析

这首诗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映照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后、大雨降后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后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片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归家之后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题张长卿竹梅用苏黄各二句
    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是谁招此断肠魂,竹外一枝斜更好。
  •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 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
    五峰高处五云新,黄石先生非避秦。圯上未空书出袖,岩前元自易无尘。烟霞窟冷苦留客,云雾窗虚亦可人。好为苍生彻蒸暑,天边散与一襟春。
  • 寄建宁韩尚书二首
    今代韩夫子,频年刺两州。官崇古常伯,地重汉诸侯。父老记茂宰,山川皆昔游。悬知里闾化,不待教条修。
  • 题长庆四年历日尾
    残历半张馀十四,灰心雪鬓两凄然。定知新岁御楼后,从此不名长庆年。
  • 解蝶躞(吕倩倩吹笛)
    金谷楼中人在,两点眉颦绿。叫云穿月,横吹楚山竹。怨断忧忆因谁,坐中有客,犹记住、平阳宿。泪盈目。百转千声相续。停杯听难足。谩夸天海风涛旧时曲。夜深烟惨云愁,倩君沈醉,明日看、梅梢玉。
  • 永安寺照上人房
    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 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 青莲寺避暑
    尽日畏炎夏,随缘到上方。此心无势恼,何地不清凉。款话移禅榻,高眠背夕阳。衣巾并枕簟,长带佛炉香。
  • 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