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问答
问:《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作者是谁?
答: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作者是辛弃疾
问: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是宋代的作品
问: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出自 宋代辛弃疾的《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问: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的下一句是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问:出自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赏析
这首词分以下几个方面下笔 :建康的地理形势、如今的败落景象,并用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表达词人缺乏知音同志之士的苦闷,最后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抒发内心感情基调。然后再围绕主题 ,一层一曲地舒展开来。“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是说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他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
四、五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 。“虎踞龙蟠何处是”?问话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凉。据《金陵图经》记载 :“石头城在建康府上元县西五里。诸葛亮谓吴大帝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为如此,建康曾经成为六朝的国都。但在辛弃疾看来,而今却徒留空名,和一片败亡的气息。这里暗中,谴责南宋朝廷不利用建康的有利地形抗击金兵、收复中原饱含感情的问答异常生动地勾画出词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气愤填膺的形象。“兴亡满目 ”,“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柳外斜阳”五句,是建康如今的景象,把“兴亡满目”落到实处,渲染一种国势渐衰悲凉凄楚的气氛:夕阳斜照在迷茫的柳树上 ;在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巢;垅上的乔木,被狂风吹打,飘落下片片黄叶;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边驶;不知何人,吹奏起悲凉的笛声。映入词入眼帘怎能不勾起作者忧国的感叹。同时词人独选此景,也正是意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构思而言,上片三个层次,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笔法,衔接极为严密。而各个层次,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和强化主题。
上片十句侧重于吊古伤今。下片十句则侧重于表现词人志不得神、无法实现抗金国收河山壮志的愁苦,及其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下片亦分三个层次,前五句为一个层次,是曲笔。次三句为一个层次,是直抒胸臆。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是比喻。各层次的笔法虽不相同,但能相辅相成,浑然符契。
“却忆安石风流”五句,用谢安(安石)受谗被疏和淝水之战等典故 。前三句写谢安早年寓居会稽,与王羲之等知名文人,“渔弋山水”、“言咏属文”,风流倜傥逍遥洒脱。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本也可隐居安逸但忧国之心使其尽小国事,以至“泪落哀筝曲 ”。晋孝武帝司马曜执政,谢安出任宰相,后来受谗被疏远。
“泪落哀筝曲 ”,是写谢安被疏远后,孝武帝有次设宴款待大将桓伊,谢安在座。桓伊擅长弹筝,他为孝武帝弹一曲《 怨诗 》,借以表白谢安对皇帝的忠心,和忠而见疑的委屈,声节慷慨,谢安深受感动,泪下沾襟 。孝武帝亦颇有愧色。词人在此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曲折隐晦地表达未见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怀 。“儿辈”两句,写谢安出任宰相未被疏前,派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领兵八万,在淝水大败前秦苻坚九十万大军的事。当捷报传到建康,谢安正在和别人下棋 。他了无喜色,仍下棋如故。别人问他战况时,他才漫不经心的答道 :“小儿辈遂已破贼 。”这段历史,本来说明谢安主持国事,沉着与矜持。可是,辛弃疾改变了它的原意 ,把词意变成:建立功名的事,让给小儿辈干吧,我只须整天下棋消磨岁月!不难看出,这里包含着词人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同时也给予议和派以极大的讽刺。
辛弃疾为词气魄不亚于东坡,但这里却屡用喻指,语含讥讽,可见长期的压抑使之极度愤懑,而面对现实除了无奈更别无他法。
“宝镜”三句,笔锋又双从历史转到现实,词人用寻觅不到“宝镜 ”、夜幕降临、无人劝酒,暗喻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闷。“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这里借用此典,意在说明自己的报国忠心保国之才无人鉴察。刘熙载说:“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俚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天姿是何敻异 !”(《艺概·词曲概》)的确,“宝镜”三句,感情基调虽然悲愤沉郁,但词句却含蓄蕴藉,优美动人。
最后两句,境界幽远,寓意颇深。它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 ,便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这两句不仅写出江上波涛的险恶,也暗示对时局险恶的忧虑。
“吊古”之作,大都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这首吊古伤今的词作,写得尤其成功,感人至深。《宋史》本传称其“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即说明辛词此类作品的豪放风格。
- 虞美人归心正似三春草。拭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 花栽二首(一作买花栽)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欲知北客居南意,看取南花北地来。南花北地种应难,且向船中尽日看。纵使将来眼前死,犹胜抛掷在空栏。
- 酹江月(咏芍药)一年好处,是满城红药,留连□□。十里扬州应费了,多少春工妆饰。弱质欹风,芳心带露,酒困娇无力。园林绿暗,粉光低占丛碧。谁与千载声名,翻阶高咏,出文章仙伯。阅尽繁华芳意歇,初识倾城风格。双脸晞红,春衫挽并,天巧终难敌。十千沽酒,算应花畔消得。
- 赠毛希元二首浮世尘劳堕渺茫,真儒器业要韬藏。谁知寂寞空山里,修省工夫未易量。
- 忠勇庙才接军符便起程,此行要并铁山名。孤忠解得孤城急,一勇判来一死轻。堂屋依湖空柳色,庙门当路枕松声。丈夫对著褒荣曲,誓挽天河洗甲兵。
- 赠佛光法师竺寺王城近,金门讲大乘。教中初有记,祖外久无僧。身被山河衲,心悬日月灯。南湖雨华座,十载复谁登。
- 雷州八首荔子无几何,黄甘遽如许。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草芳自有时,鶗鴃何关汝。
- 壬寅年南游至衢州分开平绿渡寒溪,溪外垂空日脚低。城郭重重随望远,峰峦处处与云迷。穷通默定非难识,劳逸时间太不齐。又向孤村烟树下,见他乌鸟一番栖。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败…为兽之穷第二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赟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萧艾秽群芳,草木纷零落。梅花我辈人,例合束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