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灞陵山
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
四隅白云闲,一路清溪深。
芳秀惬春目,高闲宜远心。
潭分化丹水,路绕升仙林。
此道人不悟,坐鸣松下琴。
注释
全唐诗:卷263_61
游灞陵山问答
问:《游灞陵山》的作者是谁?
答:游灞陵山的作者是严维
问:游灞陵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游灞陵山是唐代的作品
问:游灞陵山是什么体裁?
答:五排
问: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 出自 唐代严维的《游灞陵山》
问: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 的下一句是 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
问:出自严维的名句有哪些?
答:严维名句大全
-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丑石榕堪坐,晴坡草可眠。若非古沂水,亦是小斜川。
- 入长安闸船入长安恰五更,归人都喜近临平。阴晴天色知何似,篷上惟闻扫雪声。
- 句至人无梦梦不到,天道恶盈盈有余。(《闲书》)龙髯已断嫔嫱老,豹尾不来岐路长。(《读武帝内传》)
- 寄峡州韦郎中年过五十鬓如丝,不必前程更问师。幸得休耕乐尧化,楚山深处最相宜。
- 临江仙(离怀)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 方广寺睡觉次敬夫韵寒溜山房太惨情,夜长枕畔听自泉声。起来独自浑无语,牢落凄凉光澹泊清。
- 暑中早起,东斋独坐松竹阴中逗晓光,无风有露自生凉。黄筠倚子十二只,倚遍琉璃皆满霜。
- 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 诉衷情(海棠)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 铲孟郊体七首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尚余粲粲珠,点缀枝叶繁。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莓苔傥可食,嚥雪待朝暾。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