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喜迁莺

霜天清晓。
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
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垅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
塞垣乐,尽双鞬锦带,山西年少。
谈笑。
刁斗静。
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喜迁莺问答

问:《喜迁莺》的作者是谁?
答:喜迁莺的作者是蔡挺
问:喜迁莺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喜迁莺是宋代的作品
问:喜迁莺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霜天清晓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霜天清晓 出自 宋代蔡挺的《喜迁莺》
问:霜天清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霜天清晓 的下一句是 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
问:出自蔡挺的名句有哪些?
答:蔡挺名句大全

喜迁莺赏析

这首《喜迁莺》慷慨雄豪,是作者人品与词品的绝妙象喻。
《宋史》本传说蔡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 ”。全词以边塞生活为主体,在昂扬向上的主调中,也流露出了一缕淡淡的忧愁。
上片从平淡处入手,以边塞秋景自然引起。此处的景物都是虚写 ,旨在渲染塞上所特有的荒寒寂寥。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三句,从静态的方面来摹写。边塞秋晓,霜空无际,冷气袭人。步出帐外,只见晓色中隐约可见的故垒和低压的黄云下那随风摇曳的枯草衰蓬。继之而下的“汉马嘶风,边鸿叫月”两句是从动态的方面着笔。通过“叫”字与“嘶”字对举,把边塞的风貌活生生地展示在眼前。
“陇上铁衣寒早”一句,以“陇上”和“寒早”与前面的秋景相应和,同时自然地以“铁衣”二字引出戌边上卒。因此,这之后便以“剑歌骑曲悲壮”直接叙写守边少年慷慨报国的豪情 。“尽道君恩须报”一句顺势而下,豪侠之气冲纸而出。而当时仁宗皇帝对戍边士卒也能体恤。据《宋史·仁宗本纪》载,庆历二年冬 ,诏恤将校阵亡,其妻女无依者养之宫中;四年六月,诏诸军因战伤废停不能自存及死事之家孤老,月给米人三斗;五年三月,诏边兵第赐缗钱。朝廷如此,将士们自然会舍生忘死加以报效,因此他们的情绪是积极向上的。于是,作者吟出“塞垣乐,尽橐鞬锦领 ,山西年少”这样有激情、有气势的词句。
橐鞬是装甲胄、弓箭的袋子,锦领指战袍。这里是说衣甲鲜明的少年将士深觉从军守边之乐。因何特指山西?这是暗用《汉书·赵充国传赞》“秦汉以来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成语。山西,指华山或太行山以西地区。上片由写景到写人,情绪则由低抑到高昂。下片“谈笔”二字须与“刁斗静”相连理解,才能得其真意,这不是一般生活中的谈笑,而是说在从容镇定之间就把边事平定了。当然,就宋与西夏之间的当时局势说,还只是做到了紧守边关,保得边境无事。“刁斗静”是说夜间不必击刁斗以警戒;“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也是这个意思。唐代边塞烽火台每夜放烟一炬,称为“平安火 ”。这几句一方面写出了当时的大好形势,另一方面对前面表现出来的昂扬士气做了一个不露痕迹的补充收结。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这几句是说朝廷采取守边的策略,对化外之民,想用仁义去感化他们 ,不用武力去镇压 ,等待他们自己来归顺。这三句又为后面的两句作好铺垫 。“岁华向晚愁思 ,谁念玉关人老”二句,一反前情 ,忽作悲愁之语。其实,这正是词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的结果 。由于作者后半生多在穷荒边塞 ,且多属太平时期,因此,他自然会生出岁晚难归、年华空逝的叹息。
全词以“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作结,对前面表露出的两种不同情绪都起到了回应的作用。一方面,因为边境平静,使得少年壮士有此“金樽频倒”的豪情。另一方面,这又是作者因归去无望,暂且把酒自宽的情绪。
这首边塞词气势昂扬,因有作者经历为本,其豪情则更为真切感人。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归自谣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燕脂脸。
  • 送容斋自福粹满归
    一门伯仲知谁似,四海文章正数君。何事与予如旧识,由来于世两相闻。闲官各喜光阴剩,胜地空多物色分。忽复翩然从此去,便应变化上青云。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坐断毗卢枯,超然亘古今。万缘俱剔脱,一片祖师心。
  • 和商守宋郎中早梅
    山南地似岭南温,腊月梅开已浃辰。耻与百花争俗态,独殊群艳占先春。角中飘去凄於骨。笛里吹来妙入神。秀额妆残黏素粉,画梁歌暖起轻尘。宰君惜艳献州牧,太守分香及野人。手把数枝重叠嗅,忍教芳酒不濡唇。
  • 郡斋感怀寄呈参政给事同年
    老持藩印守河卫,苟禄惟知恋轼熊。游旧最叨青眼客,埏陶今仰黑头公。巢由逸躅心空断,儒墨常谈耳欲聋。自笑晚年轻济丛,焚香静坐习元功。
  • 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
    郡亭传吏隐,间自使君心。卷幕知来客,悬灯见宿禽。茶烟逢石断,棋响入花深。会逐南帆便,乘秋寄此吟。
  • 竖子至
    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 平绿轩
    瞰水地仍敞,开窗望不迷。良畴连远近,秀野混高低。晓起烟千树,春耕雨一犁。道人深乐此,坏衲且幽栖。
  •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松门韵虚籁,铮若鸣瑶琴。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按部既优游,时此振衣襟。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飘颻白猿声,答我雅正吟。经台复丹井,扪萝常遍临。鹤盖青霞映,玉趾苍苔侵。温颜煦槁木,真性驯幽禽。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洒翰嶙峋壁,返驾旃檀林。回睨窣堵峰,天半千万寻。
  • 先遗二子鱼于子长逾旬而子长以四子鱼来
    诗来愧我秕糠前,四尾堆盘胜酒船。席上已无弹铗恨,感恩何止二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