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释

①神州:指中国,此指京都。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问答

问:《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的作者是谁?
答: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的作者是张辑
问: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是宋代的作品
问: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江头又见新秋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江头又见新秋 出自 宋代张辑的《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问:江头又见新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江头又见新秋 的下一句是 几多愁。
问:出自张辑的名句有哪些?
答:张辑名句大全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赏析

这首词借写月下之景,抒发词人报国无门,落魄抑郁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饱含作者的爱国深情。南徐 ,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坐山临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登北固山,临多景楼,常有题咏。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一起二句,透出感恨无限。京口地区 ,“ 一水横陈,凤鸣玄泰 ,神妃合唱,麟舞鸾迈 ”(《三洞珠囊 》),引起古代失意之人的无限暇思,然而 ,梦幻消散 ,心头沉重的压力却一直不能减轻 。因此,他们热情开始衰退 ,作品也充满伤感 。他们追忆前世的美好 ,以及极认真的期盼飞升时刻的到来,就越表明了心头的失望和怀疑。
这首词表现的就是这种求仙不成,“ 梦中作梦,忆往事落花流水”的苦闷。在写作方法上,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迷惘境界。这里面有“前世”美景幻觉式的展现,有旧地重游、人事皆非的伤感,有求仙不成的感叹,全词又隐约化用刘、阮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现的却是再入神山不见仙女的失望之情。
过片三句 ,悲愤至极 。壮丽的河山,古往今来留下过多少英雄人物的足迹。三国时的孙权和刘备曾在这里联合抗曹 ,两晋 、隋唐时期,这里也发生过许多值得怀念之事 。可是 ,如今只留下英雄们无尽的遗恨,徒令登临的人们洒一掬吊古伤今的悲泪。而昔日的一切 ,都随着江水东流而逝去了 ,包括朝廷恢复中原的大计和个人施展抱负的雄心,都逝去了——“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扁舟一叶,持竿垂钓,又见新秋的明月,冉冉从瓜洲升起。就是说纵使有英雄人物 ,也是报国无门 ,只好逍遥于江海之上了。末句表现了词人抑郁孤独和无可奈何的悲慨。瓜洲,在长江北岸 ,是运河入长江处 ,有渡口与镇江相通。
本词原调名为《 乌夜啼》,作者取末句意改为《月上瓜洲 》,自然也含有对国事的忧愤和失望之意。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重送
    手撚金仆姑,腰悬玉辘轳。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
  • 得舍弟书
    亲戚多离散,三年独在城。贫居深稳卧,晚学爱闲名。小弟有书至,异乡无地行。悲欢相并起,何处说心情。
  • 过友人隐居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 浣溪沙
    一副纶竿一只船。蓑衣竹笠是生缘。五湖来往不知年。青嶂更无荣辱到,白头终没利名牵。芦花深处伴鸥眠。
  • 元日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 昼锦堂
    雨洗桃花,风飘柳絮,日日飞满雕檐。懊恼一春幽恨,尽属眉尖。愁闻双飞新燕语,更堪孤枕宿酲忺。云鬟乱,独步画堂,轻风暗触珠帘。多厌。晴昼永,琼户悄,香销金兽慵添。自与萧娘别后,事事俱嫌。短歌新曲无心理,凤箫龙管不曾拈。空惆怅,长是每年三月,病酒恹恹。
  • 板子矶
    荻港东边板子矶,秋高日见雨霏霏。荒城草长埋金镞,废垒沙深卧铁衣。山上群鸦迎客舞,江边孤雁背人飞。晚来风起波涛阔,疑是将军战马归。
  • 落梅
    鹿胎点点上轻裘,脑片飘飘入宝篝。更向佳人妆额看,梅花到底也风流。
  • 和本斋止酒
    病余井臼不任劳,欲饮无钱可是高。一笑犹堪谁空腹,少陵诗里学燋糟。
  • 新荷叶(赵茂嘉、赵晋臣和韵见约初秋访悠然,再用韵)
    物盛还衰,眼看春叶秋萁。贵贱交情,翟公门外人稀。酒酣耳热,又何须、幽愤裁诗。茂林修竹,小园曲迳疏篱。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去年堪笑,醉题诗、醒后方知。而今东望,心随去鸟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