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注释
《红楼梦》第五回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问答
问:《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的作者是谁?
答: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的作者是曹雪芹
问: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是清代的作品
问: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出自 清代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问: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的下一句是 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问:出自曹雪芹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雪芹名句大全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赏析
首句“枉自温柔和顺”是指花袭人温柔和顺的性格,封建的道德观念,要求妇女“温柔和厚”,袭人就是这种封建道德的牺牲品。
第二句是“空云似桂如兰”。这里“似桂如兰”是古人常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的桂花、兰草。“空云”,也就是徒然 说,是对桂和兰的否定。宋代陆游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 诗句。袭人姓花,原名蕊珠,宝玉就根据陆游的诗把她改名为花袭人。这里的桂兰也寓花袭人的名字。
第三句“堪羡优伶有福”是指袭人在宝玉出走后,袭人第一个离开贾府,嫁了给曾是唱戏的蒋玉函。而袭人也始终与“ 公子”,宝玉无缘分。
评介
袭人的画面上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暗寓“花”、“袭”二字。这首判词是对袭人俯首驯顺的奴才性格的嘲讽。
袭人和晴雯是两种思想品格截然不同的奴婢。她虽出身于劳动人民家族,但却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对主子俯首贴耳,百依百顺。有时还不惜出卖同伴,到主子面前告密、领赏。她就是鲁迅先生所斥责的那种“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地地道道的奴才。
曹雪芹是带着憎恶和嘲弄的感情写这首判词的。他对袭人的所谓“美德”,冠以“枉自”、“空云”,对她的结局,冠以“堪羡”、“谁知”。本来袭人想凭着自己“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品貌,博得主子的欢心,第一个委身于宝玉,满有把握地想当个“姨奶奶”,但由于宝玉的出走,结果却事与愿违,在贾家难以安置的情况下,第一个卷起行李,恋恋不舍、凄凄惨惨地离去。
另处,根据“脂批”,袭人出嫁是在宝玉出家之前。高鹗的续书却写成在宝玉出家之后“不得已”才嫁了蒋玉函,这虽更合乎“人情世道”一些,但却与曹雪芹的原意不合,减轻了读者对她的厌恶,削弱了对她的批判。
- 金陵杂兴二百首南轩门第老袁三,将业江湖久遍参。闻说中原太平事,数行清泪湿征衫。
- 世味世味从前已备尝,重罹世难转凄伤。肯希逸骥能千里,最善灵龟解六藏。览胜每寻清伴侣,观山另是好心肠。年逾七十唯求死,便不埋时也不妨。
- 玩丹砂 寄呈道众澹泊修行不肯行。常忧冻馁逞多能。岂知饱暖欲性生。且恁寂寥潇洒过,休迷尘事与华荣。常清常静大丹成。
- 无调名 赠丹阳酒初醒。梦初惊。月初明。性初平。如觉悟,是前程。
-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殢,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 千秋岁(寿外姑)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梅信动,春先到。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心好在,慈为宝。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
- 春日山中山静莺啼春事深,意行到处若为情。休言柳絮全轻薄,半是东风不老成。
- 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诸友谁家喧马盍朋簪,屋压城头水照檐。橘柚两山香尽在,蒲荷十里净相兼。愁将久雨春无赖,别在明朝酒未厌。甚欲去同三四友,鲈风更捲一江帘。
- 陆子逸惠桃花戏赠故人招我千山里,也有仙葩巧送春。麝馥染衣金缕重,酒红生粉玉肌匀。洛城景物知谁纪,寒食风光独处新。莫把天香调行客,晓妆留与绿窗人。
- 无梦令 咏围棋藏头 拆起目字下围棋取乐。闲白乌交错。者好关机,度输赢忧谑。作。言作。看这
- 10我是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