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问答

问:《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的作者是谁?
答: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的作者是庾信
问: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是南北朝的作品
问: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出自 南北朝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问: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的下一句是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问:出自庾信的名句有哪些?
答:庾信名句大全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赏析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但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一本作‘凄怆’)风尘多。”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诗中迎面扑来。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却又因故而漂零在异地他乡,屈仕敌国,远离家园。“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诗人看不见故园的青山秀水,他想:黄河的那一面,应该就是故乡的城池吧?“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苏武不在,易水犹寒,没有人能够明白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壮士一去不复返,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踏入故园。“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把最好的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最后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义,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诗人遥望亭障关河,面对秋风寒水,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

  在格律上,此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其余各句平仄粘对都暗合五言律诗的规则,已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
    金船满引人微醉。红绡笼烛催归骑。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不辞风满腋。旧是仙家客。坐得夜无眠。南窗衾枕寒。
  • 题方仙翁点易图
    云锁瑶扉童未起,树摇凉露鹤初还。曲肱道士清溪水,心在羲皇未画前。
  •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标签:思念友情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 次韵汪宰见寄
    行行骢马劾粗豪,叱叱共牛倦作劳。穷则有余名迹在,言之无作语声高。谁求封禅家徒壁,自谓羲皇人似陶。见说醉乡天地阔,此生聊向此中逃。
  • 寄昭应王中丞
    借得街西宅,开门渭水头。长贫唯要健,渐老不禁愁。独凭藤书案,空悬竹酒钩。春风石瓮寺,作意共君游。
  •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
    莽莽出北门,迢迢伍牙山。伍牙何崔嵬,群岭惮孤峦。望之蔚然秀,岂无草与菅。中有百尺松,可憩不可攀。六月久不雨,祝融奋其官。行人渴欲死,班荆此盘旋。往来得所託,感慨为长叹。况尔山上苗,久荫无弃捐。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颠毛如许白,面孔较些肥。寒松偃蹇兮雪在顶,枯山癯瘠兮春添衣。据床握杖,雷吼电飞。光痕已露也,是谁见几。
  • 忆秦娥
    水悠悠。长江望断无归舟。无归舟。欲携斗酒,怕上高楼。当年出塞拥貂裘。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 枫桥寺
    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呖搅人眠。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傍边系小船。
  • 哭李端
    三年剪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沈。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